暨善行·唯伊——首屆西部婦科腫瘤微創與防粘連高端沙龍會議回顧
回首天助發展19載,我們專注于普外領域,始終以臨床需求與科技創新為驅動。
2021年,為了全面適應公司從疝修補領域向普外及微創外科領域戰略布局的調整,公司將學術交流活動的腳步邁向除疝外科細分領域的更多普外領域,預計將開展越來越多的婦科、胃腸外科等普外科活動;公司整體品牌系統也將同步升級,正式啟用全新品牌標識。
一、高端沙龍回顧
2021年03月20日,天助暢運首場婦科學術交流活動——善行·唯伊 – 首屆西部婦科腫瘤微創與防粘連高端沙龍在貴州省貴陽凱賓斯基酒店召開,天助暢運聯手西部地區多位知名專家一起發力,旨在探索癌癥診治創新技術發展,推動婦科腫瘤患者生存獲益和生活質量提高。
會議上半場圍繞“婦科腫瘤手術治療”主題展開,四川省腫瘤醫院婦科腫瘤中心主任張國楠教授發表《重視與踐行卵巢癌的規范化治療和全程管理》主題演講,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主任唐均英教授發表《復發性卵巢癌的微創治療》主題演講,西北婦女兒童醫院婦科/婦女保健部主任劉晨教授發表《婦科腫瘤微創手術治療》主題演講。隨后在討論環節,張國楠教授與西北婦女兒童醫院婦科/婦女保健部主任劉晨教授和德陽市人民醫院婦產科陳梁教授一起討論《如何利用大數據開展微創術式與患者獲益影響的研究》。與會專家學者全神貫注、興趣盎然,凝聽大咖分享國際前沿熱點話題、精湛的手術操作視頻及代表性案例解析,熱烈的討論氛圍,足以知曉這場視聽盛宴所帶來的收獲。
會議下半場主要圍繞“婦科腫瘤術后粘連預防”主題展開,貴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貴州省腫瘤醫院副院長、婦瘤外科主任楊英捷教授致辭并發表了《婦科手術后盆腹腔粘連預防專家共識-解讀》專題演講,云南大學附屬醫院婦科主任魏向群教授發表《宮頸癌保留生育功能相關問題》的專題演講,深圳大學高等研究院許杉杉博士,發表了“可吸收纖維膜的研發歷程”主題演講,著重講解了靜電紡絲技術在國內的發展、迪凡特®可吸收防粘連纖維膜的靜電紡絲制備工藝及應用。
迪凡特®可吸收防粘連纖維膜是采用靜電紡絲技術及2種FDA批準的高分子聚合物制備而成,產品具有獨特的仿人體細胞外基質(ECM, Extracellular matrix)的纖維孔隙(仿生)結構,相比傳統單一聚合物制備的致密膜,仿生結構與人體組織相似且利于酸性降解物質的釋放,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靜電紡絲技術鑄就了產品極佳的柔韌性及延展性,術中放置及鋪展時不易撕裂;多聚物材料也使其具有獨特的“玻璃化溫度(Tg)”特性,能在36℃~38℃自動變軟,與組織貼合更牢固,是目前唯一一種具有纖維仿生結構的全新防粘連產品。
在下半場的討論環節,楊英捷教授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主任唐均英教授、重慶市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陳誠教授、貴州省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婦科覃慶鋒教授一起討論《如何利用數字化工具及大數據開展患者術后的跟蹤管理》,大家暢所欲言,會場討論氣氛熱烈。
二、企業品牌升級
我們全新的企業slogan和企業logo也在本次大會上亮相,“創新向善,守正致遠”的企業Slogan,短短四個詞分別明確了公司發展的源泉、責任、理念和愿景。
天助原logo的圖形元素來源于疝修補片的簡化形象,但隨著2018年公司正式轉型進入全部普通外科及微創治療領域,原logo已經不能滿足公司戰略發展布局的需要,新logo緊隨公司戰略、市場動態的變化應運而生。
Logo主色調綠色象征著健康、生機和成長,寓意銳意創新帶來的希望和持續發展帶來的蓬勃生命力。
字母A是“人”的變形,象征著企業以人為本的立足點,其中暗含的水滴元素代表天助的創新活力和產品給予生命力的承托。
字母A同時也是三角形,表明天助恪守醫療行業游戲規則和政策合規,在以人為本的合規中不斷前行發展。
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代表了天助暢運的“愿景及使命”、“產品及服務”、“文化與團隊”,作為決定企業成功最重要的三要素將在未來同步發展、更新、成長,以穩定的公司結構、創新迭代、產品輸出實現天助暢運的企業社會價值創造,奠定企業在普外及微創外科領域長足久遠的地位。
經歷了19年風雨沉淀
天助蛻變為全新的形象
迎接未來,萬象更新
為生命增添品質
為未來注入期望
華麗轉身,開啟品牌煥新時刻
天助人一起擁抱變化,天天向上
注:公司以微信公眾號為主的各大網站、品牌宣傳、產品包裝資料等Logo均將逐步更換為新版Logo。在此期間,新標識和舊標識具有同等效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