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被授牌“長三角汽車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創新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 人才缺口過百萬,滬職院專家共商新型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戰略
· 實訓讓AI變簡單,上海汽車智能技術課題編委會專業建設進度匯報
2021年4月12日上海訊-由威盛集團旗下威盛任我行自動駕駛科教品牌與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承辦,上海市高職高專汽車教指委、上海市中職汽車專業中心組指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共同參與的 “智能技術,賦能未來”汽車智能技術新型人才培養專業教學研討會于4月9日在滬順利召開。
(圖:“智能技術,賦能未來”教學研討會現場嘉賓合影)
在國家政策推動和5G及AI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中國汽車智能技術發展迅猛,新型職業技能人才缺口巨大。為更好培養自動駕駛人才,進一步提升專業建設與課程標準建設水平、交流汽車智能技術實訓教學理念,本次研討會邀請到以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汽車職業教育領域專家共商新型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戰略。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馮修文、上海市高職高專汽車教指委主任鞠魯粵、威盛電子高級技術總監唐亮先生出席本次研討會并發表致辭。
活動期間,長三角汽車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創新聯盟理事長項展洲先生為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授予“長三角汽車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創新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作為上海首家成立的新型五年一貫制高職學院,南湖依托虹口5G全球創新港,將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打造高質量、有特色的職業教育。
(圖:長三角汽車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創新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授牌儀式)
政策趨勢講解中,上海市高職高專汽車教指委副主任洪老師表示:“現有智能網聯汽車人才無法滿足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人才總量與產業大國的發展現狀不匹配,是當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面臨的一大難題。據中國人才研究會汽車人才專業委員會發布的《中國智能網聯汽車人才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整個行業智能網聯汽車人才總量不足2萬人。而以傳統汽車行業類比,其汽車保有量/汽車技術服務人數約30:1,保守估計智能汽車保有量/汽車技術服務人數約50:1,按照2020年全國汽車銷量3000萬保守估算,預計2020年新增汽車技術服務人才需求超過30萬人,大大超過現有的人才供給能力。”
專業課程建設匯報中,上海汽車智能技術課題編委會的兩名課題組牽頭人,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實訓中心主管汪琦及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碩士生導師吳長水共同表示:“汽車智能技術涉及很多行業,是典型的交叉技術融合。只依靠汽車院校傳統的校企合作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日漸復雜化多元化的人才培養目標。智能網聯汽車需要各領域的人才,包括從事車輛/設施關鍵技術(含環境感知、智能決策)、信息交互關鍵技術(專用通信與網絡技術、大數據、信息安全)、基礎支撐技術(高精度地圖與定位、測試評價、標準法規)等。如何讓技術下沉,將AI做簡單,讓院校培養的學生可以學以致用,是我們希望通過課題編委會共同去解決和處理的目標,目前我們的工作就智能網聯汽車通識一冊正在有序進行,以及完成了9大章節的理論課編撰及課程視頻錄制,后續將進行實訓部分的設計,歡迎各界行業伙伴參與和交流。”
(圖: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實訓中心主管汪琦)
校企融合人才戰略上,威盛電子高級技術總監唐亮表示,“高職院校的對新型汽車智能專業建設所包含的師資建設、實訓配套、課程課件等迫在眉睫,上海是長三角職業教育的技術高地,以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為首批合作試點單位之一,威盛任我行將進一步開發汽車智能專業共建核心教學硬件軟件,協同上海及長三角地區合作伙伴職業教育,繼續擴大和深化校企合作,為企業和國家培養未來AI產業人才,助力百萬學子進入AI領域。”
(圖:威盛電子高級技術總監唐亮)
此次汽車智能技術·專業教學研討會,對促進新型人才鏈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現場交流,進一步提升了專業建設水平和汽車智能技術實訓教學理念,加強了兄弟院校的聯系,今后威盛將與更多的學校、企業合作,積極推動國家人才培養戰略,推進產學研發展戰略,讓更多的自動駕駛人才更適應時代的發展。
關于威盛任我行
威盛任我行是威盛集團旗下的自動駕駛科教品牌,通過科普、科教、科研三段式培養方式、與時俱進的前沿教程教具平臺,幫助K12、職校、高校培養自動駕駛人才。支持與職校、高校等院校聯合打造自動駕駛實訓室,共建汽車智能技術專業,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戰略。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