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不僅是中國羊絨衫之城,也是中國工業能源主產區「煤炭金三角」的重要城市之一,全市8.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含煤面積約占70%。粗放但至關國家能源安全的煤炭資源曾經讓這個城市火熱輝煌,成就了無數企業與個人。今年38歲的姬志福,就是其中之一。
在煤炭行業鉆研了17年之久的姬志福,5年前決定自主創業,重新出發。因為他意識到,這個古老的行業將因為技術革新而變得高效,且低碳環保。關于「數字煤礦」的夢想,他認為有了實現的可能。
煤炭行業,交易簡單,交付難
“你要是恨誰,就給誰送一列子車!”姬志福在描述煤炭行業痛點時說道。十余年大型煤炭企業的管理經驗,讓他對行業里那些門門道道有著清醒的認識。5年的創業經歷,又讓他在一線業務的摸爬滾打中收獲了新的認知。“恨誰,就送誰一列子車”,生動地道出了煤炭生意中運輸環節的艱難挑戰。
姬志福說在快遞快運行業里,一臺干線卡車一個月跑上3萬公里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但在大宗商品行業,能跑上6000公里,就是很不錯的結果。
原因何在?
司機難管、煤價不穩定等都是原因,但運輸兩端的低效等待是最大制約因素。傳統煤炭運輸模式中,一輛卡車從上游煤礦裝煤出發,經過100~200公里的干線運輸后,到達下游電廠或制造企業卸煤。這看似順暢的流程中,會因為供應端與消費端在生產與使用節奏上的差異、旺季煤炭貨源緊張、交通管制、政策性限產等諸多因素徒生出很多障礙,導致拉運煤炭的卡車在煤礦門前、電廠門前堵成長龍,綿延數公里。
據G7研發人員實地走訪卡車司機發現,等待24小時無法裝卸煤是家常便飯,連續等待長達72小時也是屢見不鮮。當運煤車成隊成隊地停止運轉,司機運費無法結算、車輛怠速產生大量尾氣。經濟、環境雙輸。
姬志福悻悻地總結道:煤炭行業的最大痛點是交易簡單交付難。他夢想要改變行業,并從快遞行業的發展進程中得到啟示:數字化技術一定是改變煤炭運輸行業的關鍵。
效率提升5倍,G7數字甩箱帶來改變
2020年,G7副總裁Charles與姬志福相識。雙方在“用數字技術改變煤炭行業”的理念上一拍即合,兩個團隊就此展開合作。在持續深入煤炭運輸場景獲得洞察后,G7 提出了以「數字甩箱」為核心的散改集煤炭運輸解決方案。
簡而言之,就是將原來一段式的運輸分為三段。在運輸的上游煤礦和下游電廠都建立起數字化場站,車輛入場、裝配、載重的情況全部采用數字化監管。貨物提前用集裝箱裝載好,司機到達上游場站,拉上集裝箱便可前往下游場站,卸下集裝箱就可以返回,循環裝卸,無需等待。僅煤礦對接發電廠一項,一輛貨車單月行駛里程就可從5000公里提升到2.5萬公里,效率提升5倍之多。不僅大大增加了往返頻率,并且防止超載,做到煤炭不裸露,達到各地環保、減碳的要求。上下游兩端還可以通過實時的電子盤庫,對庫存一目了然。“這大大提高整體運行效率,實現了全鏈路貫通。通過‘數字甩箱’,把所有可描述的信息流都聚集到箱子上,煤炭也能走上標準化的運營模式。”姬志福說道。
G7 副總裁、數字大宗事業部負責人 Charles 進一步揭示了效率提升的本質原因:基于物聯網技術,「數字甩箱」與「數字場站」把干線運輸與裝卸事件解耦,從而將干線車輛從排隊中解放出來,讓它回歸到運輸的本來角色中去,效率自然就提升了。
產品顛覆了,理念也隨著顛覆
「數字甩箱」模式運轉起來后,從原本一天最多往返一趟提升到五趟甚至六趟。不再排隊給司機帶來了顛覆性的沖擊和翻倍的收入。越來越多的車隊與個體司機慕名而來,多跑多賺、穩跑穩賺的良性循環開始形成。
“既然司機難管,那為什么我們非要管理他們呢?”姬志福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他認為G7所提供的技術不僅改變了煤炭運輸的經營模式,也改變了貨運經營者與司機的關系。作為數字化技術加持的貨運經營者,他的重點不再是管理司機,而是要去建設和運營一個數字化的運輸生態,并為生態中的所有參與者提供數字化服務。
通過G7的多元模塊化產品能力,“我們增加了數字化的載重、數字化的油感等一系列軟硬件產品……為司機提供更好的車型、提供更便宜的油品,調度他到更好的線路”。姬志福說道。
相信相信的力量
5年前,姬志福為了一個「數字煤礦」的夢想選擇自主創業,與G7的合作讓這個夢想逐漸清晰。他坦言不一定能為煤炭行業帶來顛覆性的改變,但他相信數字化一定是行業的趨勢。
他選擇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才有眼前看到的一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