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7月28日發布數據顯示,根據《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分類(2018)》和《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增加值核算方法》,經初步核算,2018年全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為145369億元,相當于GDP的比重為16.1%,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按現價計算的增速為12.2%,比同期GDP現價增速高2.5個百分點。
“三新”經濟是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簡稱,是經濟中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生產活動的集合。國家統計局指出,新產業具體表現為:一是新技術應用產業化直接催生的新產業;二是傳統產業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形成的新產業;三是由于科技成果、信息技術推廣應用,推動產業的分化、升級、融合而衍生出的新產業。新業態具體表現為:一是以互聯網為依托開展的經營活動;二是商業流程、服務模式或產品形態的創新;三是提供更加靈活快捷的個性化服務。新商業模式具體表現為:一是將互聯網與產業創新融合;二是把硬件融入服務;三是提供消費、娛樂、休閑、服務的一站式服務。
數據顯示,分三次產業來看,“三新”經濟第一產業增加值為6227億元,相當于GDP的比重為0.7%;“三新”經濟第二產業增加值為62453億元,相當于GDP比重為6.9%;“三新”經濟第三產業增加值為76689億元,相當于GDP比重為8.5%。2018年,“三新”經濟第二產業發展較快,增加值現價增速達到15.1%,比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記者 班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