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副司長馬峰在中國人民銀行舉行“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上表示,從全國范圍來看,疫情以后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出臺的支持產業復蘇發展的政策措施中,都把金融支持作為了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有一些省份還專門出臺了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企業紓困發展的政策文件。
馬峰介紹,近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用好普惠金融政策支持中小微文化企業和旅游企業繁榮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措施》),提出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對接服務機制,加大融資政策激勵等比較具體的措施,來推動文化和旅游企業的復蘇和發展。
據悉,《措施》是經湖北省政府同意,由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湖北省財政廳、省文旅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湖北銀保監局聯合制定,包括四個方面共19條具體舉措,將從“加強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對接服務機制”“加大融資政策激勵”“強化保障措施”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和服務中小微文化企業和旅游企業發展力度,助力全省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化金融服務中心發揮平臺積極作用
“文化和旅游行業是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行業之一。”馬峰表示,疫情發生以后,各地的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會同當地的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一起,開展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企業紓困發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馬峰日前介紹,今年4月30日,為紓解演出企業、旅行社等文化和旅游領域市場主體面臨的階段性困難,文旅部聯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印發了《關于抓好金融政策落實進一步支持演出企業和旅行社等市場主體紓困發展的通知》,部署開展多項工作任務,包括繼續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增量擴面、提質降本”,引導合理增加信用貸款,建立健全融資配套服務長效機制,支持各地文化金融服務中心發揮積極作用,鼓勵保險機構實施惠企舉措,豐富文化和旅游保險產品供給等等。
馬峰說,從區域角度看,2019年文旅部和人民銀行、財政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建設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首批示范區創建地區有兩個,一個是北京市的東城區,還有一個是浙江省寧波市。疫情期間,這兩個示范區創建地區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引領、帶動作用。北京市專門出臺了“文化金融22條”,從政策性信貸、政府引導基金、文化資本市場、財政保障等多個方面就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企業紓困發展作出了一些非常具體的工作安排。浙江省寧波市調劑了6000萬元的紓困資金,給受疫情影響的中小文化和旅游企業貸款給予貼息支持,貼息的比例最高可以達到貸款利息的50%。同時還協調寧波轄區內的金融機構,對寧波的文化和旅游企業緊急投放了10億元的純信用的紓困貸款。
“現在我們在全國各地有很多文化金融服務中心,這些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在這次疫情當中也很好地發揮了文化和旅游投融資服務平臺的積極作用。”馬峰介紹,比如湖北省的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在疫情發生以后,第一時間收集整理了當地的文化和旅游企業的一些融資需求,并且與當地的一些金融機構包括華夏銀行、中信銀行、省擔保公司等積極對接,聯合推出了“文旅戰疫復工貸”“文旅企業紓困貸”等一系列期限比較靈活、利率比較優惠、手續比較簡便、審批比較快速的金融產品,瞄準了文化和旅游行業的特點,這些措施都會很好地惠及到文化和旅游企業。
壯大文旅企業上市后備資源
5月27日,湖北普惠金融支持文旅企業繁榮發展政策宣講會在漢召開,解讀湖北省新近出臺的普惠金融支持文旅企業繁榮發展政策,并發布“再擔文旅貸”融資產品。會上,湖北省文化金融服務中心、省再擔保集團、省融資擔保集團分別與建行湖北省分行、湖北銀行和招行武漢分行等銀行業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按照“低費率、廣覆蓋”原則為文旅企業提供單戶最高2000萬元的“再擔文旅貸”,構建深度服務全省文旅產業的全方位、多渠道金融服務體系。
此前,《措施》中提出,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入的文化和旅游發展基金。發揮省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等現有基金作用,鼓勵金融機構及社會資本共同出資成立文化和旅游發展基金,積極吸引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投資管理機構落戶湖北,投資于省內符合政策發展方向的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培育一批具有潛質的文化企業和旅游企業,壯大全省上市后備資源。
《措施》還提出,暢通“線上+線下”金融支持中小微文化企業和旅游企業渠道。依托湖北省文化金融服務中心,采取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推薦和金融機構推薦兩種方式,根據項目實際情況、企業誠信記錄和運營實際確立省級重點文化企業和旅游企業庫。督促金融機構對企業庫內的企業或項目對接全覆蓋。以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科技為支撐,積極打造面向文化企業和旅游企業的專業線上金融服務平臺。推動專業平臺與各類綜合性金融服務平臺對接,打通銀企對接線上渠道。
據悉,5月27日,湖北普惠金融支持文旅企業繁榮發展政策宣講會上,湖北文旅金融服務平臺在現場正式上線,以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科技為支撐打造專業金融服務平臺,暢通銀企對接線上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