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包鋼股份”,600963SH)的碳排放需求,岳陽林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岳陽林紙”,600963SH)傾囊相授。
6月28日,兩家公司同時發布《關于媒體報道相關事項的說明公告》,承認雙方在6月25日為碳匯合作簽署的初步意向協議。根據雙方的說明,岳陽林紙將向包鋼股份提供不少于200萬噸/年的CCER的自愿減排指標,排放周期不少于25年,總量不少于5000萬噸。
而這200萬噸/年的減排指標幾乎是岳陽林紙的全部碳匯,岳陽林紙董秘辦工作人員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雙方都有需求,我們有這個指標可以賣,他們是碳排放的大型企業,說到底還是供需關系決定的。”
碳排放大戶
近年來鋼產量不斷提升的包鋼股份,遇到越來越大的環保壓力。
2015年包鋼股份鋼產量只有788萬噸,2016年一躍而超過1000萬噸,達到1230萬噸,2018年超過1500萬噸,此后一直維持在年產1500萬噸以上的高位。
根據天眼查信息,2019年包鋼股份曾多次因環保問題而受到處罰。2019年7月12日,包頭市生態環境局對包鋼股份罰款25萬元,責令其立即停止違法行為,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2019年8月13日,包頭市生態環境局責令包鋼股份在二十日內完成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安裝等工作并正式投入使用,罰款10萬元。
包鋼股份類似污染排放不達標、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安裝不力等環保問題頻繁發生,不一而足。
為了完成環保目標,包鋼股份建設環保項目,改造超低排放項目,加強無組織排放的監控治理,淘汰高耗能設備,優化工序能耗指標,采取這一系列措施只為降碳。
同時,包鋼股份還稱要對標同類企業噸鋼碳排放強度,深挖降碳潛力,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管理體系。
為此包鋼股份持續加大環保資金的投入,近年來包鋼股份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長期維持在10億元以上的水平,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該項支出分別為24.72億元、19.6億元、10.96億元。
200萬畝林業基地帶來減排指標
交易的另一方岳陽林紙擁有誘人的碳減排指標。
岳陽林紙主營業務為造紙,近年來發展林漿紙一體化模式,擁有大量林地資源。其全資子公司茂源林業在湖南、湖北、廣西等地廣布造林業務,種植松樹、楊樹、桉樹等速生樹種,也種植一些珍稀樹種。近200萬畝林業基地,加上近萬畝綠化苗木基地,預計可用年碳匯約200萬噸。2017年茂源林業曾與殼牌能源公司合作,進行了首單碳匯交易。
如今,岳陽林紙要把這200萬噸碳匯賣給包鋼股份。
岳陽林紙稱,“按照當前市場價格約30元/噸至40元/噸測算,如交易實施,預計對公司業績影響約6000萬元/年至8000萬元/年,占公司2020年度經審計凈 利潤的比例約14.5%至19%。”
岳陽林紙2020年的業績規模是,營業收入71.16億元,凈利潤為4.14億元,其中制漿造紙業營業收入最多,為46.7億元,能提供碳匯的林業營業收入為2.7億元,占比較小。
成交價格尚不確定
在全國碳交易市場啟動之前,包鋼股份和岳陽林紙的這場碳交易存在很多未知。
根據雙方協議,同等條件下,岳陽林紙應優先滿足包鋼股份碳中和指標抵消需求,為其提供一定數量的林業碳匯減排量,協助其低成本實現減排目標。但交易價格目前無法確定,雙方稱實際交割時,以“T+1”日上海碳匯交易所或國家指定的其他機構 CCER 成交價格為指導價。
岳陽林紙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現在全國碳交易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我們咨詢過一些專家,但他們對交易價格的判斷還是有一些差異,價格走勢還是要看市場的需求,遵循的是供需關系規律,如果市場需求量大,但現貨又不多,那價格肯定要漲的。”
包鋼股份為確保對岳陽林紙碳匯資源擁有優先采購權,同意支付碳匯采購意向金1000萬元。此外,雙方約定友好協商處理合同糾紛,如有違約,守約方向違約方索賠總額不超過100萬元。
雙方均在說明公告中指出,“全國碳交易市場尚未開放,與林業碳匯相關的碳交易規則并未明確,參與門檻、參與方式以及林業碳匯產品能否持續交易存在重大不確定。林業碳匯價格的波動會對合作產生重大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