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撞撞,暫停又重啟,網易云音樂上市心愿12月2日在港交所了卻。作為網易CEO的丁磊無疑是最忙碌的人。據說,網易云音樂舉辦了全球首個“元宇宙”上市儀式:2000年29歲“丁磊”和2021年50歲“丁磊”,以及線下儀式中的真人丁磊一起敲響了上市鑼。
單憑這一點,丁磊心挺大,第一次敲鐘網易股價破發,這一次(第四次)敲鐘網易云音樂也是破發收盤。2000年網易上市并不光鮮,適逢全球互聯網泡沫破裂,網易股價一路下跌差點被美股摘牌。那是丁磊的至暗時刻,好在三年后,依靠網絡游戲,網易翻身,丁磊成了第一個中國互聯網首富。
如今網易云音樂不至于那般殘酷,也不能掉以輕心,話頭還得從丁磊身上說起。
丁磊“愛音樂”的人設立得很足,“做唱片公司”是最初的夢想,2013年網易云音樂上線時變成“做一個音樂產品”,這種情感愈發濃烈,以至于外界都沒意識到,在網易的標準語境里,丁磊已經兼任了網易云音樂CEO。
從幕后大佬到一線操盤,丁磊走向“云村”臺前,不但不顯奇怪,簡直理所當然,甚至可以說,網易云音樂如今的境遇,或好或壞,丁磊的印記無人能出其右。
好的一面是,跨度十年的移動音樂競賽,諸多同行產品折戟沉沙。網易云音樂在版權大戰中活了下來,還能在長期虧損中保持增長,足見老板丁磊的肚量。
何以見得?音樂首先是情感情緒的產品,幾乎每一個音樂軟件的創始人(團隊)都是“愛音樂”的人,但愛音樂不足以讓做音樂活下來。因為,音樂還是“重資產”,沒有版權就沒有其他,而丁磊就是這樣愛音樂的老板,也就有了堅持下來的網易云音樂。
壞的一面是,熬到上市的網易云音樂,渡過了成年禮,變成了公眾公司。它要向丁磊負責,要向用戶負責,還要向百度、阿里這樣的投資人負責。最樸素的道理是,長期虧損再也沒有道理。解決這些,僅憑老板熱情遠遠不夠。
好在,丁磊也注意到這些,他為網易云音樂點出了擴張的三條路徑,有商業化提速的考量,有拉攏用戶的社群堅持,還有扶持音樂人夢想的初心。方向的改變需要團隊的執行,丁磊自己一以貫之,但整體的戰斗力還得靠團隊的完善。
坦白說,丁磊在網易云音樂的秀翻全場,與如今互聯網大佬退居幕后的潮流背道而馳。從馬云開始,劉強東、黃崢、張一鳴、宿華等中生代企業家逐漸讓出CEO位置,選擇信任更年輕有活力的“接班人”。
網易云音樂,既然是全體村民的云村,也自然不應該是丁磊一個人的管理大師講堂,他能進也需能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