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月時因黃疸患腦癱 如今考研超國家線55分
“其實和我們交流完全沒問題。”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數學與信息工程學院創新創業中心主任王伶俐告訴記者,雖然楊栩因輕度腦癱導致語言、肢體障礙,說話口齒不清,但只要相處一段時間后和同學以及老師的交流完全沒有障礙。
楊栩今年24歲,出生于重慶巫山,父母皆是當地的教師,原本幸福的家庭卻在楊栩7個月時出現了插曲。楊栩出生后一直患有黃疸,但由于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加上父母一直沒有在意,7個月的小楊栩去往湖北宜昌檢查時,才發現患有輕度腦癱。
因患病,楊栩比同齡人晚入學,但是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楊栩剛進入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時,王伶俐正好是他的輔導員,她告訴記者,楊栩連續三年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被評為“自立自強優秀個人”。從2016年到2019年每年均獲得綜合獎學金。2019年,因各方面表現優異,楊栩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共黨員。“他是一個不讓我擔心孩子,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十分省心。”王伶俐介紹。
“準備考研那段時間,每天從7點半左右開始學習,一直到晚上10點左右才休息。”楊栩告訴記者,大一的時候,自己正好有朋友在考研,因為受到朋友的影響,所以也有了考研的動力。自己由于患病,和人溝通較為困難,但是通過計算機進行溝通,則變得十分簡單,所以此次考研也選擇了計算機方向。
自身的努力,加上對專業的熱愛,楊栩在2021年全國研究生考試中獲得了318分的成績,超出國家線55分,現如今他已進入重慶理工大學擬錄取階段。
與同學研發輔助器 幫助腦癱患者交流
“我看到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的陽光,對學習,對大學生活的那種向往,我們都能夠深刻地體會到,”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數學與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席一告訴記者,自己來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工作已經有14個年頭了,患有腦癱的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到。當了解到楊栩的情況后,學校在第一時間對楊栩進行了幫助。在而后的大學時光里,楊栩給席一的印象是“欣慰”和“陽光”。席一表示,“雖然說話不清楚,但是他會努力和你去溝通交流,并且從來不會提任何困難,學生和老師對他都十分喜歡。”
據了解,從小學、中學到大學校園,楊栩的學生時期收獲了老師、同學們無微不至的關愛,平日里除了學習和看書,楊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踢足球。“之前讀書的時候經常和室友一起踢球,現在大家畢業了,但是有空的時候依然會相約一起踢球。”他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2018年楊栩還與同學們研發了“伴隨腦癱性口齒不清輔助器”,并在2018年微軟“創新杯“全球學生科技大賽首屆重慶區域賽決賽中獲得第二名,第五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重慶賽區金獎,項目立項為2018年重慶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據了解,“伴隨腦癱性口齒不清輔助器”,是將模糊不清的發音即時修復為準確的發音,從而幫助因腦癱而患有語言表達障礙的人士,能夠順利與他人進行溝通。“楊栩學習優秀,性格又開朗,我們希望他未來能與更多的人進行交流。”楊栩的同學表示,同學們了解到腦癱患者數量在2015年就已高達600萬,而且腦癱導致的發音困難具有普遍共性,如果能發明發音輔助器,不僅可以幫到自己的同學,還能幫助更多的腦癱患者。當時恰逢微軟大賽招募,在與老師進行可行性的交流后,班上同學迅速組建起一支團隊,楊栩不僅為項目提供聲音樣本,還參與了輔助器的研發工作。在經歷了3個月集中研發后,輔助器初具模型。
楊栩表示,未來他希望能夠繼續學習深造,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殘疾人。(記者 李華喬 秦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