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開展信息進村入戶全省推進示范工程,讓益農信息社盡快發揮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服務、培訓體驗等服務功能,盡快讓農民搭上信息化快車,更好地適應時代需要、發展現代農業。盤龍區堅持政府主導和市場推動相結合,根據農民需求,以建設“益農信息社”服務體系為基礎,加快信息進村入戶建設,推進電商、培訓等便民服務,完善農業農村信息化服務體系,提升農民信息獲取能力和增收致富能力。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是一項民心工程,也是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抓手,益農社的落地有效完善了鄉村物流供應鏈體系,打通了鄉村最后一公里。
在益農信息社盤龍區滇源街道白邑村示范點,益農社利用觸摸式電腦村務公開欄等開展了人力社保、農合銀行、文化體育、司法援助等各項業務的辦理服務工作,信息員通過益農社運營平臺可以開展農業公益服務、三農政策解讀、智慧農業數據分析發布、便民服務、電子商務服務、培訓體驗等服務,極大的提高了農民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為農民解決農業生產、生活、農產品銷售等問題,切實為農民群眾搭建好信息化快車,為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實現普通農戶不出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出戶就可享受到便捷、經濟、高效的生活信息服務。
“小事不出戶,大事不出村”這句話在白邑村并非一句口號。通過云南省益農信息社小程序,村民們可以進行話費充值、水電氣代繳、保險代購、商品代購代買、網上問診、遠程掛號、物流代收發、小額存取、第三方軟件代繳等服務,讓益農社信息員通過社會化服務,實現自我的造血發展。
依托益農信息服務群,村民通過手機可以參加各類農業技術培訓、還可以直接連線和專家網上交流,人不出村,就可以享受與城市一樣的信息便利。不少村民表示,消費方式的變化、農產品買賣的渠道變化,讓他們獲得實惠和便捷,更縮小了城鄉老百姓貧富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
據介紹,益農信息社盤龍區滇源街道白邑村示范點還將通過廠商合作模式將優質、價格實惠的產品,在街道、鄉鎮進行惠民推廣,向農民提供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培訓,專業技能培訓,精準扶貧工作,提供信息技術支持和產品體驗,帶動農村青年就業創業幫扶,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基層人才保障。還將大力發展區域有機蔬菜標準化、規模化種植,打造有機蔬菜種植、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進一步實現智慧農業、數字農業發展,以產業結構調整和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為契機,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魚腥草有機種植,目前該村有機蔬菜魚腥草種植面積達到460畝,產值近1千萬元,村民不僅可以獲得原有的土地租金和分紅,還可以到基地里務工,增加收入,拓寬群眾的致富道路。
盤龍區滇源街道白邑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楊紹乾說,下一步將以益農信息社為依托,示范帶動更多農戶進行農業產業化轉型,做好村民家庭農場部署安排工作,讓百姓增收致富,促進鄉村振興。
益農信息社,也叫12316村級信息服務站,是農業農村部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的重要載體。是通過線上線下推廣體系,搭建以公益服務、便民服務、益農商城、培訓人才為主的益農服務平臺,小到水電繳費、培訓教育,大到金融業務代辦、農特產品線上交易,都可以通過益農信息社完成。目前,我省基本完成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設任務,建成覆蓋自然村的“云農12316”三農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云南移動、電網、建行、三農通等平臺業務的融合。盤龍區農業農村局將繼續完善“政府+運營商+服務商”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優化“精準到村,服務到戶”的服務模式。逐步實現線上線下多元聯動,多點發力,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建設,充分發揮益農信息社服務村民的作用,讓益農信息社成為農民群眾享受“一站式”信息服務的網點,讓每個鄉村都擁有“益農信息社”,一村一品、村村互聯,人才賦能、青年引領、創業創新,實現“農業提質、農村更美、農民增收”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