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兩壓一降”、打破剛兌、回歸本源的行業背景下,信托公司交出了怎樣的年度考卷?5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28家信托公司披露了2021年度業績經營數據。2021年,信托公司在盈利能力上分化繼續加劇,有的信托公司業績經營水平進一步得到提升,有的信托公司則出現業績下滑。與此同時,在持續壓縮融資類、促進信托行業回歸本源的監管要求下,不斷推動融資類信托向投資類信托轉型的發展格局已逐步顯現。
業績分化依舊顯著
2021年在外部形勢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管理壓力較高的情況下,信托公司業績分化趨勢進一步顯著,有的信托公司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有的信托公司則出現業績下滑現象。
28家已披露2021年業績經營數據的信托公司中,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速較為亮眼的是中糧信托,2021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74億元,同比增長3.4%;凈利潤5.57億元,同比增長67.8%。同樣增長不俗的還有華鑫信托、陸家嘴信托,分別來看,2021年華鑫信托實現營業收入20.13億元,同比增長20.04%,實現凈利潤11.34億元,同比增長41.11%;陸家嘴信托2021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4.17億元,同比增長24.85%,實現凈利潤15.86億元,同比增長38.72%。
中融信托、外貿信托、建信信托等信托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數據也出現不同幅度的增長,上述3家信托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在6%-25%左右,凈利潤同比增速在7%-33%左右。
有信托公司業績增速亮眼,也有信托公司出現業績下滑,例如,昆侖信托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4.22億元,同比下降超30.9%,凈利潤為3.43億元,同比下降72.82%。中信信托、五礦信托等信托公司業績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21年報告期內,中信信托實現營業收入85.85億元,同比下降1.84%;實現凈利潤35.02億元,同比下降9.16%。2021年,五礦信托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5.97億元,同比下降10.98%;凈利潤23.62億元,同比下降15%。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從目前已經披露業績的信托公司來看,大多數基本符合行業預期,有部分信托公司增速較好的原因是因為歷史包袱較小、業務團隊構架完成開始發力,業績增長較快所致;有部分信托公司增速下滑較明顯是因為地產業務停滯、再加上非標業務壓縮、新業務開展較慢所致。2022年信托公司經營壓力依然較大,競爭會加劇。特別是歷史包袱較重的公司,經歷上年地產市場調整后,壓力會更大,業務范圍的縮小,也會導致行業競爭加劇。
加速向投資類信托轉型
2021年,在持續壓縮融資類、金融通道類業務規模,促進信托行業回歸本源的監管要求下,加快業務轉型,提高資產管理能力成為信托行業發力的主要方向。在2021年年報中,多家信托公司也釋放了不斷推動融資類信托向投資類信托轉型的信號。
平安信托在年報中表示,2021年該公司通過陽光私募、主動管理TOF等產品模式,挖掘新業務增長點,實現標品業務規模增幅134%;服務類信托規模增幅98%;家族信托受托管理規模同比增長68%。
陸家嘴信托也在2021年加大了標品信托業務的轉型發展,一方面做大標品信托資產管理規模;另一方面引入市場化專業團隊,發展以TOF和FOF為代表的主動管理型標品業務,提升資產管理水平。截至2021年末,該公司證券投資產品規模為343.51億元。
中航信托則是不斷推進本土家族信托的創新與發展,2021年先后開拓了股權信托、不動產信托、慈善信托、員工福利信托等家族信托新領域,2021年報告期內新增家族信托服務規模125.25億元,同比增長108%。華鑫信托也在年報中提到,報告期內轉型升級成效顯著,積極擴展標品固收業務、資產證券化、股權投資等創新業務。
從行業整體來看,投資類信托已經成為主動管理信托最主要的產品形式。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披露的數據,2021年底,投資類信托規模則增至8.5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了2.06萬億元,增幅高達31.92%;占比則增至41.38%,比上年末上升了9.92個百分點,規模與占比的年度增幅均為近年來最大。
不過需要關注的是,當前,信托公司尚未完全摒棄長期以來的單一化非標思維,與證券、基金等資管機構相比,在發展投資類業務時依舊面臨專業能力、體制機制、人才結構等較大競爭壓力。
用益信托研究院研究員喻智指出,“資管新規”中打破剛兌、凈值化轉型、壓降融資類業務等長期目標對信托公司展業影響很大,行業轉型雖取得一定進展,但規模相對有限,還不足以扭轉行業整體業績下滑、利潤減少的頹勢。信托公司應與其他資管機構合作開展TOF/FOF產品,能夠借助其他機構的標品業務經驗拓展自身的標品業務,同時拓展自身的投研體系,逐漸過渡到完全主動管理。
廖鶴凱進一步表示,當前,信托行業步入轉型深水區,從年報信息中可以看到,在落實好監管壓降規模任務的同時,信托公司也在積極適應政策、行業環境變化,不斷調整傳統業務結構、加大業務創新力度。但仍有不少信托公司對傳統業務的依賴嚴重,對轉型的路徑和方向不清晰,具體包括專業性人才缺失,組織構架、運行體系及風控體系不能適應當前市場環境等多重因素。部分信托公司在強監管+行業轉型期的情況下,傳統業務模式萎縮,靈活度不足,導致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情況,原有的組織架構、激勵機制、團隊模式都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