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最近,騎車出行的市民發現一個問題,空中密密麻麻飛舞著一種小白蟲,騎車時這些小白蟲直往臉上撲。這種小白蟲是什么蟲?對人體有害嗎?大家該怎樣防備?對此,記者采訪了市園林綠化中心植保科的相關專家。
“這些小白蟲比小米粒還小,但是肉眼可以看到,有的路段少,有的路段多。和楊柳絮一樣,光往臉上飛,有的還鉆進眼睛和鼻孔里,讓人防不勝防。”最近幾天,市民孫女士騎車出行被這些小白蟲困擾。
據開封市園林綠化中心植保專家介紹,這種小白蟲名為白粉虱,又叫小白蛾子,屬同翅目粉虱科,是一種世界性害蟲。每年會有很多代繁殖,從春季到秋季,多出現在農村樹木、城市風景樹、農作物上,我國各地均有發生。“它最佳發育溫度為26℃至28℃,常在夏末秋初出現,目前的氣象條件十分有利于它的發生。”專家介紹。這種蟲對人是無害的,也不會傳播病菌,但因其數量眾多,仍會對人們的正常生活產生一定影響。白粉虱容易飛入人的眼、口、鼻中,讓人產生不良感受。
據了解,白粉虱對人體雖然無害,但對植物危害較為嚴重。“今年我們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提前謀劃、快速部署、持續行動,根據去年白粉虱發生的時間、頻次和數據,進行有計劃、有重點的專項防治。”該專家介紹,防治工作共分三輪,力求通過重點區域防治、全覆蓋防治、鞏固提升防治,將蟲害對植物的危害降到最低。8月23日啟動第一輪專項防治,主要對白粉虱易發的綠籬及花灌木進行重點噴灑,有效遏制了其滋生及蔓延的態勢。9月1日起,開始第二輪防治工作,次輪防治主要是全覆蓋式噴灑藥物。自開展防治工作以來,共出動農藥噴灑車90車次,每日作業人員20余人。下一步,市園林綠化中心將根據白粉虱專項防治計劃,開展第三輪鞏固提升,為苗木營造安全的生存環境,也為市民營造優美的生活環境。
專家表示,隨著防治工作開展和天氣轉冷、成蟲羽化盛期結束,白粉虱的繁殖生長將受到遏制,數量也會慢慢減少。不過,在白粉虱密集時期,為避免白粉虱飛入眼、口、鼻,產生不良感受,皮膚敏感的市民外出時,最好穿長袖、戴口罩和眼鏡等,做好防護措施,防止蟲子飛入眼睛或口鼻。
圖片:開封市園林綠化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