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期,擬沖刺深交所創業板的江蘇容匯通用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容匯鋰業)回復了交易所第二輪問詢。
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從事深加工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電池級碳酸鋰和電池級氫氧化鋰,是三元材料、磷酸鐵鋰、鈷酸鋰等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所必須的關鍵材料,并最終應用于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電池等鋰離子電池產品。公司A股可比公司為贛鋒鋰業、天齊鋰業、盛新鋰能等。
容匯鋰業創始人李南平是國內最早從事鋰產品業務的資深行業專家,在上世紀90年代國內鋰行業受到來自海外鹽湖鹵水碳酸鋰大幅沖擊的背景下,李南平帶領團隊自主研發了全新的氫氧化鋰生產工藝,將礦石法浸出硫酸鋰再與碳酸鈉反應獲得碳酸鋰后再苛化生產氫氧化鋰的工藝改為將硫酸鋰浸出液與氫氧化鈉直接反應經冷凍過程析鈉生產氫氧化鋰的工藝,大大縮短了工藝流程,使得氫氧化鋰的生產成本與碳酸鋰相當,在當時氫氧化鋰市場價格高于碳酸鋰的情況下獲得了與國際廠商競爭的機會。
容匯鋰業自2008年起就積極投入到新能源產業中,在我國當時以磷酸鐵鋰為主的電池技術路線下,公司自主生產的電池級碳酸鋰產品廣泛地應用到下游新能源汽車中。在電池級碳酸鋰的生產工藝中,公司將氫氧化鋰冷凍法的工藝路線及技術要點移植到了碳酸鋰母液的處理上,發明了將析鈉后沉鋰母液循環用于配碳酸鈉溶液生產碳酸鋰的方法,上述技術作為行業首創的冷凍法回收技術,大幅降低了母液回收的碳酸鋰的雜質含量,使公司經母液回收的碳酸鋰達到電池級碳酸鋰的標準。
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經擁有了能夠覆蓋生產全流程的核心技術,并基于自身技術特點,在提升工藝技術等方面進行持續的研究創新。公司的產品指標領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獲得了下游客戶的廣泛認可。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容匯鋰業參與了現行的16項國家與行業標準的制定,公司核心技術和產品受到廣泛的認可。公司的電池級碳酸鋰技術被中國化工學會無機酸堿鹽專業委員會授予“2010-2012年度無機化工科技獎—科技進步獎”,高純碳酸鋰技術被中國化工學會無機酸堿鹽專業委員會授予“2014-2016年度無機化工科技獎—科技進步獎”,鋰精礦清潔制備高純碳酸鋰技術開發及產業化被全國無機鹽信息中心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分別授予“2018-2020年度無機化工科技獎—科技進步獎”和“2018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2021年,公司被評為江蘇省省級綠色工廠。2022年,公司被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江蘇省工商業聯合會評為“2022年度綠色發展領軍企業”。2022年,公司被工信部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憑借優質的產品品質,公司獲得了下游客戶的廣泛認可,客戶包括貝特瑞、當升科技、杉杉股份、德方納米、盟固利等鋰電池正極材料的龍頭企業。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