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貝萊德宣布稱,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正式獲批。這意味著,國內首只純外資公募產品面世。
根據進度表來看,貝萊德進軍我國公募業的步伐非常之快。6月11日,貝萊德宣布正式獲批了公募基金業務許可證。6月21日,貝萊德正式開業。7月1日,貝萊德遞交了首只產品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的申請。8月16日,貝萊德宣布首只產品正式獲批。僅僅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貝萊德基金攜首只基金進入中國投資人的視野。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顯示,目前有高管5名,員工人數45名,其中有43人取得基金從業資格。
在今年6月的貝萊德基金開業儀式現場,貝萊德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勞倫斯·芬克表示,“貝萊德基金成為首家獲批在中國開展公募基金業務的外商獨資資產管理公司,對集團在中國的業務拓展和全球業務布局都至關重要。貝萊德將以基金成立為契機,滿足中國投資者多元投資需求,幫助全球投資者進一步發掘中國市場的投資價值。”
盡管首只基金投向尚未公布,但我們仍可從貝萊德基金投資總監陸文杰近日的發言中捕捉到首只產品可能聚焦的領域。陸文杰認為,中國市場對于投資者來說依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場,后市關注具備可持續性的行業、消費技術雙循環、數據和信息安全三大方向。
陸文杰認為,第一個大方向是具備可持續性的行業,比如新能源、ESG以及環保等相關產業。他表示,當前對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已經成為了一種全球共識,中國也制定了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發展目標。“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全球化的潮流,并且這個趨勢正在加強,值得重視。”
其二,他表示,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機會還在于制造業升級與消費升級這兩大主線。從消費方面來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不但在迅速增長,且非常愿意接受創新的產品和商業模型。他認為這個大方向在未來的5到10年,甚至20、30年內都可能會持續。制造業方面,尤其是先進制造業,他認為中國制造業彰顯了強大韌性,上半年中國上游的芯片、IT設計公司等電子行業的業績表現超預期,他繼續看好中國制造業在未來5到10年的發展前景。
第三個大方向是數據和信息安全。他表示,當前國家對安全的重視程度空前,數據資產重要性顯著提升。根據IDC數據,目前中國網絡安全投入在IT整體預算中的占比僅為1.84%,遠低于美國(4.78%)和全球(3.74%)的水平。預計未來中國與美國及全球市場的差距將持續縮小,行業增量巨大。他認為可以關注一些與核心安全相關的軟件類公司,可能會彼此充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