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16日,江蘇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統計數據顯示,江蘇綠證交易規模累計突破100萬張、達100.6萬張,意味著有10.06億千瓦時綠色電力已經上網或者被消費,其交易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綠證,業內稱作“綠色電力證書”,相當于綠色電力的“身份證”,是我國可再生能源電量環境屬性的唯一證明,是認定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消費的唯一憑證。江蘇是全國首批開展綠證交易的省份之一,近年來持續挖掘綠色電力消費潛力、擴大綠色電力消費需求,推動全社會綠色電力消費水平提升,今年一季度創下同期單筆成交7萬張綠證的全國最高紀錄。
越來越多的中國出口企業開始購買綠證,提升自身綠電消費水平。“消費綠電是上游企業提出的要求,有利于獲取生產訂單、提升海外競爭力。”無錫市普洛菲斯公司能源管理中壓戰略市場部經理鄭自明說,公司生產的觸摸屏等電子產品80%出口,今年3月公司購買6732張綠證,實現100%使用綠電。蘇州軸承廠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工業軸承遠銷海外,今年2月開展首筆綠證交易,購買1872張綠證,提升近10%的綠電消費。
江蘇電力交易中心總經理魏旭介紹,江蘇外向型企業規模龐大,購買綠證的大多是國內出口企業和國外來華投資的跨國企業,主要分布在蘇州、無錫等地區。綠電生產企業根據自身上網電量獲得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核發的綠證,通過出售綠證可同時獲得綠色電力的電能量收益和環境收益。“綠電消費既可通過單獨購買綠證以‘證電分離’方式實現,也可同步購買可再生能源電力及相應綠證以‘證電合一’方式實現。”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 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江蘇將進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交易機制,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更多用戶購買綠證、使用綠電,穩步提升綠電消費比例。(記者 梅劍飛 田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