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事件:7 月26 日,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負責人關鵬表示,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組織修訂了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已完成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將加快推動印發。
近期需求側響應文件頻出,明確需求響應能力要求。5 月19 日,國家發改委針對新修訂的《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和《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到2025 年,各省需求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 3%-5%,其中年度最大用電負荷峰谷差率超過 40%的省份達到 5%或以上;到 2030 年,形成規模化的實時需求響應能力,結合輔助服務市場、電能量市場交易可實現電網區域內可調節資源共享互濟。我們認為,隨著政策的逐步出臺與持續完善,我國電力需求側管理平臺建設及運營都將快速發展。
新型電力系統將以數字信息技術為重要驅動,重點關注電力IT 投資機遇。我們認為隨著輔助服務市場、現貨市場、容量市場等多類型市場持續完善,需求側響應能力要求將不斷提升,將更加反映出靈活性調節資源的市場價值,從而促進智能微電網、虛擬電廠建設,微電網管理系統、虛擬電廠運營系統等軟件作為重要抓手,滲透率或將快速提升。
需求側響應有望為工商業儲能帶來新增收益,促進建設需求。工商業儲能在電力系統中可以提供需求側響應功能,平滑負荷,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從盈利角度看,工商業儲能商業模式主要依賴于峰谷電價差,輔以需求側響應、需量電費、分布式光伏消納、應急備用等直接或間接收益;隨著越來越多的省份加大力度推動需求響應和虛擬電廠平臺建設,給工商業儲能帶來額外收益機會,從而促進工商業儲能建設。
投資建議:電力需求側管理是平衡電力供需的重要手段,是實現清潔能源消納和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重點推薦:國內新能源功率預測龍頭并已開展虛擬電廠業務的【國能日新】;EPCO 電能綜合服務商,工商業儲能訂單充足的【蘇文電能】;電網故障檢測技術儲備充足,積極布局用戶側儲能的【科匯股份】;南網旗下、電源清潔化+電網智能化的儲能龍頭【南網科技】。建議關注:布局智慧能源系統,具備虛擬電廠業務支撐能力的【朗新科技】;積極布局虛擬電廠領域的【恒實科技】。
風險提示:政策推進不及預期,用電需求不及預期,上網電價波動風險,電網建設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