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城區?!∧隙假Y料圖
高質量發展 惠州
近日,惠州市統計局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為2545.45億元,同比增長5.1%。在投資領域,惠州工業投資771億元,總量全省第二,增長19.5%。在消費方面,今年上半年,惠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029.6億元,同比增長6.2%,增速排全省第三。
(相關資料圖)
惠州的投資和消費都表現亮眼,意味著惠州全市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路上穩步前進,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強 工業
近幾年工業投資保持高速增長
狠抓實體經濟,增強發展動力。在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的仲愷高新區,今年上半年,各種項目簽約、奠基、動工、落戶、投產的消息不斷。5月19日上午,惠州仲愷高新區舉行推動松海智造灣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簽約儀式。該項目是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的重要產業平臺,主要聚焦“5+1”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引進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型創業企業及新興材料、人工智能等專精特新企業,吸納國內優秀創新創業人才及團隊,項目一期、二期總投資17.8億元,全面投產后,預計年總產值達23.9億元。
作為惠州重點發展的“2+1”產業集群另一極的石化新材料集群,今年產業發展的好消息也是接踵而至。2月,總投資超百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廣東惠州乙烯項目大亞灣研發中心破土動工。5月,總投資約521億元的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在大亞灣畔開工,將成為國內最大的乙烯生產企業之一。恒力(惠州)產業園二條PTA生產線連續成功投料并正式運行,標志著該產業園總投資150億元的500萬噸/年PTA項目全面投產。
高質量發展需要實體經濟的支撐。日前,惠州市統計局發布的惠州市上半年經濟數據中,工業經濟穩中有進,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上半年,惠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73.12億元,同比增長2.1%,增速比一季度上升1.1個百分點。“2+1”產業中,電子行業增長0.1%,能源產業增長10.0%,新材料制造業增長3.4%,生命健康制造業增長21.2%。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1%,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38.8%。
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2%。分領域看,工業投資增長19.5%,其中,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9.2%,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3.8%,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7.7%。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46.9%,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分別為26.3%、13.3%。
數據顯示,惠州市近幾年來的工業投資保持著高速增長,從2019年同比增長21.1%上升至2021年的50.5%。去年,惠州市工業投資1396.5億元,增長42.1%,總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二。今年上半年,惠州工業投資771億元,總量全省第二,增長19.5%。
促 消費
社會消費品零售突破千億元
當下,促進消費穩步增長、持續釋放內需潛力,對經濟持續平穩向好意義重大。線下消費場景不斷拓展創新,餐飲、休閑娛樂、旅游等消費需求得到較快釋放。
“上半年我們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作為惠州消費旺地的港惠購物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該中心舉辦活動61場,聚焦青年、親子、親寵圈層,持續為消費者供應美好生活方式體驗。
位于惠城區橋東街道的水東街,成功入選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游徑。今年以來,國潮嘉年華、非遺嘉年華、非遺一夏、不夜古街、東坡文化旅游周等十二大主題文旅惠民消費活動輪番在水東街舉行,形式多樣好吃好看又好玩。水東街的餐飲店到飯點時間座無虛席,食客從街頭排到巷尾,部分村(居)民就近實現就業增收。今年第一季度水東街接待游客120多萬人次、旅游消費收入約2.6億元。今年“五一”假期,惠州西湖、惠東和大亞灣海邊等熱門景區景點十分火爆。據統計,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1740萬人次,增長50%;實現旅游總收入171億元,增長104%。
今年,惠州市通過政府搭臺、金融助力、企業發力等方式,全力推動消費市場復蘇回暖,重點擴大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消費。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惠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029.6億元,同比增長6.2%,增速排全省第三。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增長5.3%,餐飲收入增長13.5%。
上半年,惠州全市限上批發業、限上零售業、限上住宿業、限上餐飲業均有不同程度增長。1至6月,惠州市2124家限上商貿流通企業完成銷售(營業)額1104.7億元(反饋數),其中:限上批發業銷售額完成740.5億元,同比增長20.8%;限上零售業銷售額完成328.3億元,同比增長0.9%;限上住宿業營業額完成13.6億元,同比增長36.3%;限上餐飲業營業額完成22.2億元,同比增長22.9%。
此外,新業態保持活躍,1至6月全市限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70.5億元,同比增長33.8%,拉動全市限上零售額增速5.5個百分點。
活 金融
金融多維度排名全省第一
實體經濟發展需要金融活水灌溉。今年以來,隨著穩經濟政策措施持續落地生效,經濟景氣水平持續回升,市場主體信心逐漸增強,全市存貸款規模穩定增長。制造業貸款占比、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占比、新增制造業貸款占比、制造業同比增速等多個維度排名保持全省第一,為惠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金融環境。
上半年,惠州金融存貸款同比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6月末,全市各項貸款余額10460.0億元,同比增長14.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五、珠三角第二。全市本外幣存款余額9473.7億元,同比增長12.6%,較全省平均水平高1.0個百分點。
超八成信貸投向企(事)業單位貸款,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突破5000億元大關,6月末,全市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5004.9億元,同比增長25.7%,增速居珠三角第一。信貸持續有力支持經濟重點發展領域,制造業貸款余額突破2000億元。6月末全市制造業貸款余額2228.4億元,同比增長43.0%,增速居全省第一。科技創新領域貸款保持高速增長,信貸資金加快流向高精尖領域。6月末,先進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71.4億元,同比增長87.6%;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749.4億元,同比增長39.5%。
當前,惠州堅持制造業當家戰略,打造“2+1”現代產業集群和“3+7”產業園區,推動工業經濟穩中求進。除了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升級,還積極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正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打造成為產業發展新引擎。目前,惠州在建新型儲能產業項目有30宗,預計下半年開工項目14宗,儲備項目19宗,總投資超600億元,全市有23個項目列入全省重點儲能產業項目。今年上半年,惠州新型儲能產業集群產值590億元,全年將超1200億元。到2025年,惠州新型儲能產業集群產值力爭達到1800億元。
出品人:戎明昌 劉江濤
監制:田霜月 王瑩 謝江濤
策劃:李穎 李平 郭銳川 陳實 李海華 關健明
執行策劃:任先博 戴越 胡懷軍 何永華 唐建豐 劉輝龍 汪建華 方軍 柯曉明
統籌:程洋 柴華 梁錦弟 江英 劉寅杉
采寫:南都記者 李海華 嚴兆鑫 程洋 徐勁聰 陳培均 楊亮 吳璇
曾奕靜 路漫漫 盧亮 王玉鳳
曾育軍 呂婧 胡利超 彭樂怡
楊振華 劉賢沛 關婉靈 劉常源
編輯:黃亞嵐 董淑云 史明磊
設計:張博 何欣 嚴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