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兩市股指早盤震蕩回升,午后再度回落,尾盤加速下行。截至收盤,滬指跌0.82%報3150.13點,深成指跌0.94%報10579.56點,創業板指跌0.73%報2132.97點,科創50指數跌1.71%;兩市合計成交7042億元;北向資金凈賣出46.39億元,已連續8日減倉。行業方面,AI、算力、云計算、信創等TMT概念集體下挫,半導體、汽車、傳媒等板塊均走弱;地產、券商板塊逆市拉升,家居、建筑、建材等板塊上揚。
國盛證券指出,前期重磅會議對下半年穩經濟做了部署并首提“活躍資本市場”,市場對政策有較高的預期,而近期股市場出現顯著調整,引發投資者擔憂,主要原因來自外圍擾動和市場牛熊轉換期間的信心不足,短期需要政策持續推動,更需要領漲板塊持續性所帶來的賺錢效應。而隨著穩增長政策的密集出臺,經濟修復進程有望加速,增量資金或于中報披露密集期后重回抓反彈階段,關注量能同步放大水平。同時注冊制全面落地后,其優勝劣汰機制有助于市場風格會趨于“藍籌化”,滬指的中級行情不會缺席只會越來越深入,當前建議保持價值略大于成長的均衡配置。
今日投資機會解析:
(相關資料圖)
寧德時代發布神行超充電池
8月16日,寧德時代(300750)舉辦線下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全球首款磷酸鐵鋰4C超充電池——神行超充電池,可做到充電10分鐘行駛800里。據介紹,神行超充電池可做到全溫域快充,做到低溫如常溫。續航方面,神行超充電池可以媲美燃油車,續航達700KM,在低溫虧電的情況下零百加速性能不衰減。神行超充電池將在2023年底量產,2024年一季度上市。
光大證券表示,隨著800V快充技術的應用和普及,2023年有望成為國產快充車型元年;實現高壓快充需要車-樁-網端協同升級,由此將帶來車、電池、充電樁、電力電子、電網等較大范圍產業鏈的技術升級和投資機會。
信創利好政策陸續出臺
自8月3日以來,財政部官網陸續發布關于通用服務器、一體式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操作系統、數據庫、臺式計算機、工作站的政府采購需求標準,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此次發布的一系列需求標準,是財政部針對具體的軟硬件設備出臺的明確的政府采購標準,也是繼7月28日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發布《安全可靠測評工作指南(試行)》以來的又一系列信創利好政策。
平安證券指出,7月份以來,信創相關利好政策頻頻出臺,此外,行業信創的招投標也在加速推進,遠期替換空間巨大。在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下,信創工程即將迎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周期,國產軟硬件廠商有望受益。
多地數據要素市場發展駛入快車道
近期,北京、貴州、上海等地相繼發布有關推進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地方政策,標志著在中央“數據二十條”引領下,我國數據要素市場發展將進入快車道。
西南證券指出,伴隨數字中國建設規劃的出臺,以及國家數據局的組建,數據要素市場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布局正不斷完善;同時各省市積極響應先行先試的號召,地方性數據產業集團及數據要素政策不斷落地。6月20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進一步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實施意見》,提出2030年北京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到2000億元目標;7月13日,長沙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發布《長沙市政務數據運營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強調“通過合理規劃政務數據運營管理來增加財政收入”7月21日,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發布《廣州市數據條例(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及推動數據要素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核算體系。當前數據要素相關政策密集落地,體系制度不斷完善,產業趨勢有望進一步加速。
其它影響市場的消息:
騰訊二季度凈利潤達375.48億元同比增長33%
騰訊16日發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當期實現營收1492.08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凈利潤(Non-IFRS)375.48億元,同比增長33%。值得注意的是,騰訊營收已連續兩個季度保持增長,凈利潤增速連續四個季度超過營收,繼續穩步前行。
財報顯示,廣告、視頻號、海外游戲是本季亮點,合力拉動收入增長。其中,廣告在平臺底層能力提升和微信商業生態助力下,收入同比增長34%至250.03億元。作為微信生態的核心組件,視頻號的提振作用正在逐步顯現,創造廣告收入30億元。
工信部:大力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8月16日,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開幕。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他表示,工信部將搶抓產業發展戰略機遇,構建開放共享合作生態,大力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首先是堅持應用牽引,深入推進“機器人+應用”行動,做細做強細分領域落地應用,鼓勵新興領域先行探索,推動機器人創新產品在應用過程中進行概念驗證、迭代升級,不斷滲透應用到國民經濟的各行業各領域。
前7月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15.5%
國家郵政局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873.7億件,同比增長12.8%。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703億件,同比增長15.5%。
北京設立100億規模機器人產業基金
16日,北京市發布促進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大機器人領域“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組織專業機構為機器人創新型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孵化、投資等服務,根據服務績效對符合條件的機構予以獎勵。設立100億元規模的機器人產業基金,首期規模不低于20億元,支持創新團隊孵化、技術成果轉化、企業并購重組和發展壯大。組織實施“掛牌倍增計劃”,為機器人企業做好上市服務,對進入北京“專精特新”專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上市的優質企業予以獎勵。支持機器人專精特新企業快速申報北交所,提高發行上市審核效率。
深圳:在新型儲能等領域培育一批民營領軍企業
近日,深圳市印發《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在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新型儲能等新興領域大力培育一批民營領軍企業,培育一批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支持民營企業納入國家、省民營企業百強名單,對入選國家級、省級的專精特新民營企業給予獎勵。2023年年底前出臺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