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復雜嚴峻,為了做好疫情之下金融支持的各項要求,已有多家銀行制定了更為細化的舉措,5月9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多位北京地區銀行業人士處獲悉,北京地區已有銀行采取行動,在零售層面針對感染疫情住院治療人員、因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等人員制定了包括調整還款計劃、貸款展期等一系列延期方案,在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方面,推出減免費率、推出專項貸款產品等一系列紓困舉措。
推差異化延期還款政策
為了有效緩解人民群眾在辦理貸款業務方面所面臨的突出問題,5月9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地區多位銀行業人士處獲悉,已有銀行制定了更為細化的貸款展期、無本續貸、借新還舊等一系列延期措施,還有銀行對符合條件的受疫情影響客戶,按照相關規定對逾期記錄進行相應調整。
在個人貸款方面,因感染疫情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因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因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人員等4類人群成為銀行調整還款計劃的主要對象。
廣發銀行北京分行最新制定了《疫情期間零售信貸客戶延期還款操作指引》,針對上述4類人群,制定了包括調整還款計劃、貸款展期、無本續貸、借新還舊等一系列延期措施。
盛京銀行北京分行也對上述4類人群合理延后還款期限,靈活調整還款安排,對符合條件的受疫情影響客戶,按照相關規定對逾期信貸業務的逾期記錄進行相應調整。
從更為細化的層面來看,恒豐銀行針對各一級分行發布的最新通知中要求,根據客戶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對于授信額度有效期內單筆業務臨近到期的,可采用期限調整、展期、無還本續貸、增設寬限期等方式辦理,在辦理時,已產生的利息應與客戶協商償付。對于分期還款的,可辦理調整還款計劃。在風險管控方面,該行要求,各分行要將全部延期還本付息客戶納入臨期管理范圍,根據疫情變化趨勢及時開展臨期管理。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表示,相比兩年前,目前疫情期間銀行給予的零售相關延期政策相對更加成熟,一方面在延期具體流程方面有所照顧,盡量通過線上方式為客戶提供更多便利,另一方面則在延期相關的細則更加完善,包括如何制定適合延期還款政策的人群、延期時間以及所需材料等,能夠為客戶解決燃眉之急。
推專項貸款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疫情讓各行各業的生產經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為了緩解企業融資壓力,多家銀行北京分行均推出了定制化金融服務,包括推出專項貸款產品、減免費率等舉措。
在加大貸款力度扶持上,建設銀行北京分行2022年一季度共發放普惠金融貸款超260億元,同比增長達30%。渤海銀行北京分行為貨運物流公司推出“運費貸”專項信用類融資支持,為其發放專項貸款支付鐵路運費。
盛京銀行北京分行取消收費項目12項,降低收費標準3項,通過減費讓利緩解企業經營負擔。該行同時在疫情期間為醫療醫藥企業開通綠色通道,為民生保障市場企業辦理延期還本付息、減免罰息等業務。
2020年疫情初期,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和外匯局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就曾提出,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行業和企業提供差異化優惠的金融服務。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
在蘇筱芮看來,銀行針對企業推出專項貸款,是疫情背景下銀行業機構積極響應監管精神、出臺“呵護”舉措的重要體現,能夠助力更多企業走出疫情困境,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也為金融支持實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使更多企業能夠在疫情背景下獲得長遠、可持續發展。
提升線上金融服務便利化程度
為引導和鼓勵會員單位創新和豐富金融紓困服務方式,北京市銀行業協會于近日發布《關于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有關工作的倡議》,除了提到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暫時遇到困難的行業、企業和個人,要做好金融紓困工作和涉疫投訴處置工作之外,對于因員工居家辦公、財務人員“人盾分離”從而造成企業無法按時發放工資、還貸、付款、報稅、繳納社保等突出問題,要求相關會員單位要進一步完善線上辦理渠道,制定特殊情況應對預案。
針對公司客戶被封控后因“人盾分離”導致難以處理代發工資業務的情況,已有銀行做出了嘗試。河北地區某企業曾因疫情管控要求,無法攜帶資料來京辦理賬戶業務,公司正常運轉、工資發放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浙商銀行北京分行結合“電子營業執照”模式擬定了解決方案,指導企業主“足不出戶”完成業務辦理。
廣發銀行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廣發銀行上海分行曾在近期遇到過此類事件,當時的做法是通過遠程視頻方式,與法定代表人或財務部負責人及經辦人核驗身份、發放工資意愿的真實性、發放工資具體情況,然后再以柜臺線下錄入的方式進行工資發放。如北京地區出現類似情況,將在征得當地監管部門同意的情況下實施類似的做法”。
加大疫情期間金融扶持力度,銀行可向哪些方面發力?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梁楠分析稱,銀行應提升線上金融服務便利化程度,通過開創及優化線上“非接觸”業務辦理渠道,鼓勵和引導客戶使用網絡或一些金融工具辦理業務,同時可合理簡化業務辦理流程,提升便利度;可優化相關金融App和網絡金融頁面內容,提升其服務效能,加強系統的監管和維護力度,保障用戶使用順暢。
“同時做好個人及企業的金融支持。”梁楠進一步表示,一方面可通過一些小微貸款工具進行支持,短暫緩解疫情期間經濟困難群體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對一些受影響較大的企業予以一定的貸款支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員工工資的正常發放。另外,針對部分疫情期間還款逾期群體,可綜合個人情況以及逾期程度對征信進行適度調整,避免這些人群因征信問題而導致后續貸款等行為受限。
蘇筱芮建議,銀行繼續完善線上延期功能,提供流程方面的更多便利,同時在客服方面加大溝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客戶解釋相應規則,并優化爭議解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