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省河庫管理服務中心動真碰硬推進檢視整改
打響河湖垃圾 清理整治攻堅戰
近一段時間以來,遼陽市水文局的20余名職工放棄休息,對水文站所在河流岸線垃圾堆放情況開展全面排查。隨后,河岸的垃圾清理工作將陸續推進。
這是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河庫管理服務中心(省水文局)黨委按照省水利廳黨組的要求,針對檢視整改過程中發現的“河湖管理范圍內河湖四亂問題尚未根治”這個長期困擾人民群眾生活的民生問題,全力打響垃圾清理整治攻堅戰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駐各市水文局人員利用周末時間開展河道內垃圾堆放排查工作,共排查河流73條、8893公里;組織相關部門清理河湖垃圾130.28萬立方米,為強化河湖管理保護,建設人民群眾的“幸福河湖”提供有力支撐。
省河庫管理服務中心黨委統一組織、督導,各市、縣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河湖垃圾清理任務,并將具體任務細化,落實到鄉鎮、村組,明確工作責任、時間節點,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各水文站所廣泛宣傳,設置舉報電話,引導沿河群眾自覺抵制向河湖傾倒垃圾行為。全省水文部門強化考評激勵,按月調度、統計各地工作進展情況,并將河湖“清四亂”及垃圾清理整治工作納入“大禹杯”、河湖長制考核內容。
省水文部門將“實”字貫穿各項工作始終,針對檢視發現的“業務存量數據資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問題,積極進行整改。通過整合數據資源,匯集全省流域分區、水利工程等11類基礎數據,水文站點、氣象站點等5類監測數據,山洪調查評價、洪水風險圖等9類業務數據,實現2305個山洪站點、2310個水文站點、1649個氣象站點、749個水庫監測站點數據統一匯集、實時傳遞,匯集時效得到有力提升,初步構建雨水情監測防線,為防汛抗旱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目前,省內數十座大型水庫及數十條大中小型河流的91個水文站實現洪水自動估報、預報,有效提升預報能力。全省749座水庫全部實現強降雨防御警示、抗暴雨能力分析;51條河流實現超警、超保兩級預警;2193個山洪站點實現立即轉移、準備轉移兩級自動預警。通過系列舉措,洪水預見期延長5小時以上,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記者 胡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