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記者 鄧君 通訊員 陳文星 王浩銘
“今天是‘八一’建軍節,上勤前先和各位戰友道一聲節日快樂,但希望大家在今天不要分心,做到認真查驗的同時,記得保持熱情和微笑。”8月1日7時15分,準備查驗當天首個出境航班前,中山邊檢站執勤二隊副隊長馬青山細心地叮囑每一名準備上勤的民警。
(資料圖片)
中山邊檢站成立于1985年,擔負中山各口岸的客貨運出入境邊防檢查任務。2019年1月1日,根據中央關于公安現役部隊改革和公安部的統一部署,原隸屬公安邊防部隊的中山邊檢站集體退出現役轉隸國家移民管理局,歸屬珠海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
馬青山:平凡堅守的“維和英雄”
馬青山是2006年大學畢業特招入伍的,法語專業,2007年和2009年兩次參與聯合國海地維和任務,榮立個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2007年獲廣東省“青年五四獎章”,2010年親歷了海地里氏7.0級大地震,并參與了搜救工作,大家習慣地稱他“維和英雄”。
馬青山耐心解答通關旅客咨詢。中山邊檢站供圖
剛入伍的前幾年,因為在海地執行維和任務,別說回家了,要想見上親人一面都是不可能的。結束維和任務回到中山邊檢站工作后,每逢節假日,馬青山還是會選擇留下來,堅守在中山港口岸的執勤一線。
“當年親歷了海地大地震,我深刻體會到與家人團聚的那份珍貴,暑假我也想休假和家人去旅游,特別是想帶女兒出去玩,但我看到每一名從口岸通關的旅客都開開心心的,我知道我留下來是值得的。”馬青山微笑著對《法治日報》記者說。
暑期是大家出游的高峰時段,但對于在中山港客運口岸執勤的移民管理警察來說,卻到了最忙碌的時候。像馬青山這樣的民警不在少數,他們用平凡堅守著責任與擔當。
羅海文:熱情服務的“國門名片”
“小朋友,你的證件要交給大人保管好,千萬別弄丟了”“先生,您的簽注是最后一次了,下次出行記得提前辦理新簽注,以免耽誤行程”……
執勤時,愛笑的眼睛加上熱情的服務,一直是移民管理警察羅海文的“標配”。
游天樂對通關旅客進行查驗。中山邊檢站供圖
當前正值暑期,人們的出游熱情逐漸“升溫”,中山港客運口岸每天出入境航班“十進十出”,移民管理警察的執勤時間每天從7時到22時,出入境航班一班接一班,吃飯、休息都沒有了規律。羅海文卻從沒有叫苦叫累,始終保持著最好的工作狀態,熱情且認真地查驗每一名通關旅客。
從警十幾年,無論在部隊時期還是改革轉隸后,她一直工作在旅檢一線,急旅客之所急、想旅客之所想,用行動讓入境旅客有賓至如歸的體驗,讓出境旅客感到無微不至的關懷,用熱情服務繪制了最美“國門名片”。
游天樂:勇于追求的“業務尖兵”
在三尺驗證臺上,移民管理警察每天查驗數百份出入境證件,很多人眼里會認為這樣的工作單調甚至枯燥,但游天樂卻不這樣認為。
“小小的驗證臺,在旅客看來只是一個出入境窗口,但對我們來說卻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們要在短短的數十秒時間內發現問題并處理問題,真正把國門的安全守好,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游天樂堅定地表示。
羅海文對通關旅客進行查驗。中山邊檢站供圖
邊檢工作涉及內容多且工作要求高,一方面是需要記憶的東西特別多,例如免簽證國家有哪些、可落地簽證國家有哪些,還要熟記上百個國別地區代碼等等,另一方面是需要掌握很多技巧,比如人像比對、偽假證件識別等等。
面對這些專業知識,游天樂沒有一絲畏難和退縮,潛心學習邊檢業務。每到執勤間隙,他便一頭扎進業務學習室或者證件研究室升級自己的“知識庫”。對于不懂的業務知識,他總會虛心地向執勤隊領導和前輩請教。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斷地日積月累和在工作中實踐,游天樂的業務能力得到不斷提升,已經成長為年輕的“業務尖兵”。他多次在珠海邊檢總站組織的邊檢業務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并受通報表揚,還在珠海邊檢總站進行授課分享。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