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23年5月份以來A股已有118家公司違規受罰。其中,ST股有40家,占比達到33.90%。這批違規公司中,退市中昌(600242)、退市運盛(600767)也位列其中。目前,退市運盛、退市中昌已經進入退市整理期,截至31日收盤,退市運盛股價重挫89.18%,退市中昌跌37.78%。
退市運盛、退市中昌股價重挫
(資料圖片)
數據顯示,*ST運盛、*ST中昌31日簡稱正式變更,分別變更為退市運盛、退市中昌。
其中,退市運盛5月30日晚間公告披露,其當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證券法》等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退市運盛立案。該公告稱,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相關調查工作,并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就在一周前,退市運盛因為終止重大重組事項,被上交所終止上市。
根據退市運盛在去年4月21日披露方案,公司擬通過支付現金方式收購深圳格倫菲爾企業管理、深圳格倫菲爾口腔管理、張會圖、秦友兵、彭振華合計持有的深圳格倫菲爾口腔集團52%的股權。今年4月,退市運盛還公告稱,交易所涉及的審計、評估等相關工作根據談判磋商的進程仍在持續推進中,公司將盡快完成相關加期審計、數據更新工作,加快推進交易有關事項。
然而,在重組剛被終止的次一日,退市運盛收到了上交所關于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書,因退市運盛2022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2022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上交所對*ST運盛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
ST股數量占比超三成
從5月份的違規情況來看,118家公司因為業績預測結果不準確或不及時、信息披露虛假或嚴重誤導性陳述、未依法履行其他職責、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項等違規行為,被證監會、交易所等主管機關下發了相關處罰。
其中,違規受到罰金處罰的公司有9家,累計罰金為2216.04萬元。違規類型包括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項、業績預測結果不準確或不及時、信息披露虛假或嚴重誤導性陳述或其他問題;開出的處分涉及罰款、警告、責令改正、行政處罰。
《》記者注意到,在違規公司中,ST股的數量達到40家,違規數量占比達到33.90%。
ST遠程(002692)5月11日晚發布了其收到《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的公告,其中明確了對導致公司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期間未按規定披露對外擔保、關聯交易等事項的違法違規責任人——時任實控人夏建統、時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夏建軍和李明的處罰結果。
“相關違法事實最早追溯到2017年,主要為原實控人夏建統及其兄夏建軍所致,與現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并無關聯。公司實際控制人自2020年2月起已變更為無錫市國資委。”同時,ST遠程表示,公司于2020年2月27日就公司原董事長夏建軍、原實際控制人夏建統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向無錫公安機關報案,并于2021年1月自無錫公安機關獲悉,夏建統已因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被批準逮捕。
31日,一市場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退市新規執行以來,A股退市公司數量有所增加,彰顯了監管機構依法全面從嚴打擊證券違法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決心。隨著全面注冊制實施,A股市場將推動上市公司整體質量提升,實現資本市場的資源優化配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