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上眼睛,想象一個你最喜歡的場景。”6月28日,在龍崗人民醫院會堂舉行的“音樂鼓圈療愈”體驗活動當中,135名來自龍崗區衛健系統的醫護工作人員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媒體代表身著統一寬松服飾,在打鼓、唱歌、跳舞中,與音樂產生了鏈接,完成了兩個小時的音樂鼓圈“療愈”。
(相關資料圖)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深圳市精神衛生中心(深圳市康寧醫院)和龍崗區衛健局共同主辦,這次體驗同時也是龍崗區“聆聽行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之一。
擊打唱跳,鏈接自我
“當一陣風吹來風箏飛上天空,為了你而祈禱而祝福而感動……”活動在康寧醫院音樂治療團隊帶來的歌曲《知足》中開啟。主唱劉志斌是一名資深音樂治療師。2013年,劉志斌加入康寧醫院康復部。十年間,許多患者與市民通過他和他的同事,在音樂中獲得了療愈的力量。
“咚咚,咚咚咚”,跟著音樂治療師的節拍擊鼓,是當天療愈的主要方式。生活的困擾,內心的壓力,都隨著有節奏的鼓點傾瀉而出。釋放掉情緒后,大家伴著輕柔的音樂,進入冥想。最后,“音樂鼓圈療愈”在一首歡快的“改編”歌曲《與壓力煩惱說拜拜》當中結束。
在隨后的分享環節中,大家紛紛表示“被治愈”。“我帶著期待的心情來參加這個活動,今天在治療師的帶領下我融入了音樂里,特別是不斷擊打樂器的時候,我的心里出現了一個久違的海浪的聲音,非常的治愈,期待以后能有機會接觸到更多這樣的活動。”龍崗區第三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醫生方楊說。
剛剛參加完中考的位一歐是活動現場年紀最小體驗者,“療愈結束后覺得好輕松,這種活動我學校里的老師同學們應該也都會喜歡,音樂可以緩解大家的壓力。”
劉志斌介紹,我國的音樂療愈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末,近年來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這種方式,釋放了壓力,實現了與音樂,與自我的鏈接。”
健康龍崗,健教助力
越是經濟發達的社會,人們的心理焦慮問題越是突出,深圳市康寧醫院黨委書記王建紅表示。“今天我們選擇龍崗作為音樂療愈的第一站,是想把心理‘治未病’、社會心理健康服務推到基層,也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能夠讓大家徹底地放松一下,把所有的煩惱都拋開。”
據了解,2023年龍崗區衛生健康局、區健康教育與促進中心啟動了“聆聽行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在龍崗中學打造了心理健康教育陣地,5月在龍崗中學開展趣味集市活動,通過觀看科普展板、參與互動游戲等形式沉浸式學習心理健康等科普知識。
后續將組織心理專業講師為龍崗中學初二學生開展“解碼青春”青少年心理課堂,讓學生們在生動有趣的多場“參與式”心理課堂中,以邊學習知識邊畫畫、完成體驗式游戲等形式,正確認識自我、覺察自我,守護自身心理健康,以更有力量的姿態去面對成長中的挫折與困難。
采寫:南都記者 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