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已建成1608家社區老年助餐食堂,能使大部分老年人步行15分鐘,即可享受到優惠便利的餐飲服務。不過,由于社區食堂是由不同的餐飲企業自主經營,跨街鎮就餐支付并不方便。為此,普陀區民政局耗時一年,在全市率先打造社區食堂“一網一卡通吃”系統,目前已在部分街道試點啟用。69歲的周老伯,家住曹楊路,平日里,常去看望年近95歲的母親。母親家在甘泉路上,因此周老伯一般都是到母親家門口的甘泉片區食堂,點上幾份熱乎飯菜,帶回去一起吃。
以往結算時,周老伯因為沒有在甘泉片區食堂辦理儲值卡,只能用現金或者掃碼付費,但這回,他的敬老卡終于派上用場了。一張敬老卡,在兩個街道的食堂通用,還是頭一回實現。這讓老人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敬老卡"一卡通吃",今年年內將在普陀區各大社區食堂逐步實現。不過,要做到這一點,并非易事,前期要將轄區內老年人的信息全部登記上線,還要將各助餐網點的銷售數據實時同步到后臺。
民政部門還將根據各食堂的經營狀況,動態調整補貼發放額度。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劉奕寧 編輯:陶亦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