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6月8日,“遇見豐臺·眾匯京彩”豐臺區河流水生態環境治理成果發布活動在園博湖畔舉行。會上發布的河流水生態環境狀況調查結果顯示:豐臺區水環境狀況明顯改善,2022年共捕獲魚類30種2487尾,較2021年增加8種1333尾,新發現4種清潔指示魚類。
生物多樣性提升新發現4種清潔指示魚類
(資料圖片)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張敏介紹了豐臺區河流水生態環境治理成果。
為推動水環境管理目標從“污染防治”向“水生態系統保護”轉變,豐臺區自2021年起啟動了轄區河流水生態環境狀況調查工作。2022年,豐臺區分別于春季、夏季、秋季對轄區三大水系14條河流25個監測樣點開展水生態環境狀況野外調查,涵蓋魚類、大型底棲動物、大型水生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和現場水環境數據的野外監測。
調查顯示,魚類漁獲量同比增加1333尾,物種數量均較2021年增加8種,新發現馬口魚、寬鰭鱲等4種清潔指示物種和北京市二級保護魚類中華多刺魚,馬口魚作為清潔水體的指示物種,其發現表明了豐臺區河流水生態環境的清潔程度進一步改善;大型底棲動物99種,同比增加45種,物種數同樣高于2021年調查到的54種;大型水生植物23種,同比增加15種,豐臺區河流大型水生植物類型增加了漂浮型,2022年大型水生植物以沉水型和挺水型為主;浮游動物165種,同比增加28種,在維持水生態平衡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調查結果還顯示,2022年豐臺區水環境狀況明顯改善,目前主要河湖水系的水生態環境質量處于良好狀況,區域內14條河湖中涼水河和小清河處于良好狀況,永定河等8條河流處于中等狀況。地表水質穩中向好,III類及以上水占比由31%提高至38%,Ⅳ類水占比由46%提高至54%。尤其是2023年初至今,豐臺區2個國家考核斷面達到或優于Ⅲ類水體比例100%,7個市級考核斷面達到或優于Ⅲ類水體比例為85.7%。
構建“生態環保產業圈”
在豐臺區“倍增追趕 合作發展”過程中,豐臺區正在以“生態環保產業圈”的構建,打造環保產業核心競爭力。
首批國家級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英視睿達是首批豐臺區“生態環保產業圈”成員企業之一。
“近年來我們參與了豐臺區地表水的精細化管理技術支撐工作,豐臺區生態環境局積極探索從河湖水質達標向水生態環境健康升級的轉型路徑,對企業發展方向也起到了指引作用。”英視睿達執行總經理周剛介紹,他們輔助豐臺區搭建了以“水基因”技術為核心的健全的地表水環境監測與管理體系,提升生態環境智能化管理水平,構建了精細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管理體系。
從應用的結果上看,過去兩年通過公司的科技手段,豐臺區國市考斷面全部達標,優Ⅲ類水體持續增加,劣Ⅴ類水體持續減少,推動了90余個入河排口整治工作,初步達到入河排口的立體化全覆蓋監管。
中環豐清是一家以環境咨詢、生態環境修復工程和技術研發為主營業務的環境保護專業高新技術企業,是豐臺環保產業圈成員之一。
“依托地下水研究中心建設,配合豐臺區將研究中心打造成為國家級示范工程,并形成豐臺特色土壤/地下污染防控技術體系,面向全國復制推廣高新產品與高新技術服務,全力推進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化發展,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同發展。”中環豐清董事長穆彬說。他們將依托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立足豐臺,服務京津冀、面向全國,推動高新技術產業應用及產品開發,參與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制定推廣,并籌劃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產業聯盟建設,為該產業提供科研成果轉化的橋梁紐帶和孵化平臺。
今年是“拼經濟”的一年,越來越多的環保企業加入豐臺生態環保產業圈。豐臺生態環保產業圈是踐行豐臺區“倍增計劃”的重要舉措,也是形成豐臺區環保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步。豐臺區副區長孔鋼城說:“我們將以生態環境質量為依托,探索價值轉化路徑,通過生態環保產業圈的打造,深入地與環保領域優秀企業加強溝通、合作共贏,形成環保產業強鏈條,把環境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共同為豐臺區的碧水藍天保駕護航。”
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初心促進人水和諧
“中軸永定承古韻,藍脈綠廊繞今城!”隨著水生態環境質量的不斷改善,一幅人水和諧的生動畫面在豐臺區鋪陳開來。
“以前是好幾臺相機手機擠在一起對著一只鳥拍,只能拍到 10 多種鳥。現在是好幾臺相機對著一群鳥拍,鳥的種類也是越來越多,在豐臺區能拍到70多種鳥類,有時候都抓拍不過來!”“拍鳥達人”高洪升說。
高洪升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豐臺人,十年前退休后自學攝影,用手機和相機開始記錄生態環境的變化。
園博園、曉月湖、宛平湖、北宮森林公園……就連城區的沙窩橋、涼水河、蓮花池等水域,也同樣能見到人們手持照相機、手機相聚在一起,抓拍著美麗的小鳥。
“觀鳥不用到郊區,在咱豐臺,藍綠交織,家門口就鳥雀成群!”高洪升說。隨著自然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各種生物鳥種相繼在此安家,家門口就能拍到震旦鴉雀、紋須雀、白眉鳩鹟、中華攀雀、熊貓鴨等珍惜鳥種。
豐臺區堅持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發揮“河長制”“湖長制”統籌作用,實施《豐臺區街鎮跨界斷面補償、排名辦法(試行)》,提高了屬地治水積極性。堅持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初心促進人水和諧,積極發動群眾參與環境治理工作,“當班河長”佑安巡河志愿隊等一批新時代勸導隊、環保志愿服務隊等服務品牌崛起,初步形成了“全民參與,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大生態環保格局。
孔鋼城介紹,接下來豐臺區將繼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三生融合”為目標,以天清地清、山清水清、人清政清“六清”理念為導向,以森林繞城、綠道連城、碧水穿城、濕地潤城、公園遍城、農田留城、花果香城、生物匯城、景觀靚城“綠城九法”為路徑,堅定不移地創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全力推進全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