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喝牛奶后腹脹、腹瀉等不適反應時有發生,正常運作的腸胃工廠怎么又出問題?為了找出腸胃工廠搗蛋鬼,我們本次和抖音大V“模型師老原兒”搞了場劇本殺…
牛奶是全球很常見和受歡迎的飲品之一。但不少人在喝奶后胃腸道不適,甚至讓很多人對喝奶這件事產生“戒備感”,不僅很多成年人對牛奶“心存顧慮”,很多家長對孩子們攝入牛奶后的消化表現更是重點關注。畢竟,嬰幼兒的腸胃更為稚嫩敏感。
新的研究指出,A1β-酪蛋白也是造成喝牛奶后腸胃不適的原因之一。包括人類在內的絕大部分哺乳動物,乳汁中原始的β-酪蛋白原本都是A2型,但由于奶牛的基因突變,使牛奶中的β-酪蛋白產生了A1型這一變體。兩者雖一字之差,對人體的影響卻大為不同。研究發現,對人體的不同影響主要由A2型和A1型兩種蛋白質類型在氨基酸序列上的差異帶來的。A1蛋白不耐受是因為它在人體消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叫BCM-7的碎片,刺激胃腸道,引發炎癥反應,并影響乳糖酶的水平。相比之下,自然源初的A2型蛋白質則更親和人體,減少引用牛奶后腸胃不適的風險,并有助于提高一種重要的抗氧化劑-谷胱甘肽(GSH)水平。
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對牛奶中蛋白質的認識也在不斷更新。本期科普短片——《腸胃工廠為啥崩de模型》將艱澀的科學知識用可愛的模型進行生動的演繹。A1和A2型蛋白質等營養元素化身卡通人物進入腸胃“工廠”,將它們對人體消化道產生的不同影響變得直觀而有趣。
飲用牛奶腸胃不適的人群,特別是腸胃更為稚嫩的寶寶,如何避免A1帶來的這些影響呢?科學和乳制品行業的發展,已經提供了新的視角和解決方案,可以通過嚴格的檢測和篩查,確保奶源不含A1,為我們帶來更天然更親和的A2型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