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晚間,一家百億級量化私募旗下美元基金產品1月份大跌近40%的消息,在業內傳開。
記者多方采訪獲悉,九坤投資海外關聯公司所管理的美元基金Ubiquant Asia Pacific Quantitative Hedge Fund(以下簡稱“美元基金”)1月總體回撤超7%,疊加5倍左右杠桿,因此1月凈值跌幅為39.13%。
對此,九坤投資向記者透露,1月份的大幅下跌主要來自阿爾法回撤和市值敞口暴露,在基金后續運作中,公司將保持對風險因子暴露的更嚴格的管控。另外,基于對策略組合的長期信心,公司已于2月4日以自有資金3000萬美元(約1.9億元人民幣)申購該基金。
九坤投資美元基金現較大回撤
一位量化私募人士透露,九坤投資的美元基金今年以來回撤明顯。具體來看,該美元基金采用量化對沖策略,1月總體回撤為7.8%左右,疊加5倍左右杠桿,1月凈值跌幅接近40%。
對此,九坤投資解釋稱,此次回撤,主要來自阿爾法回撤和市值敞口暴露。今年以來A股波動加劇,市場環境劇烈變化,多個行業板塊出現巨大反轉,市場成交顯著縮量,不管是主觀投資還是量化投資,整體業績都不盡如人意。
上述美元基金顯著回撤后,九坤投資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九坤投資相關人士,該人士坦言,在基金后續運作中,公司將保持對風險因子暴露的更嚴格的管控,而且1月份期貨基差依然維持在較低水平,基差風險釋放充分,根據對沖成本以及市場成交情況,1月底公司已經將產品市值敞口調整至0,對沖市場風險。
另外,該人士還表示,美元基金高波動的風險特征定位將不會發生改變,創造較大收益空間的同時,也可能面臨較大幅度的回撤與波動,盈虧同源。“基于對策略組合的長期信心,公司已于2022年2月4日以自有資金3000萬美元申購該基金。面對基金凈值出現的連續大幅下跌,我司作為管理人倍感責任重大,我們將盡團隊所能,管理好基金后續的投資交易。”
產品特征需與投資人風險偏好匹配
從該美元基金的業績表現來看,在不考慮杠桿的情況下,其回撤情況與九坤發行的其他產品相差不多,只是由于杠桿因素使得整體回撤接近40%。
滬上一位渠道人士透露:“對于5倍杠桿投資人在申購時基本是清楚的,只是目前部分投資人無法理解為何下跌后九坤投資沒有降杠桿。”
對此,九坤投資表示,杠桿是該美元基金的特點,也是盈虧同源的必然因果。公司堅信“通過跨周期的長期投資,才能收獲穩健的長期價值”,所以接下來,“在符合內地香港兩地監管、遵守《ISDA協議》、嚴控風險的情況下,將繼續維持當前健康的杠桿水平”。
“九坤維持杠桿的選擇是能夠理解的,畢竟如果在下跌近40%的時候降杠桿,后續凈值修復的過程會比較緩慢,相對高點入場的投資人可能需要等待更長時間。所以是否降杠桿、杠桿比例是不是高的問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產品特點與投資人風險偏好是否匹配或許是私募管理人在凈值下跌過程中需要審視的問題。”一位百億級量化私募人士直言。
記者采訪獲悉,去年前三季度多家頭部量化私募在耀眼業績下備受資金青睞,不少投資人在相對高位入場,但這部分投資人抱有的是低波動高收益預期,因為2020年-2021年量化私募整體產品表現便是如此,所以很容易出現部分產品特征與投資人風險偏好不匹配的情況。
滬上一位私募研究員稱,在全民理財的時代,當市場過熱時,量化私募需要及時向投資人進行充分的風險提示,盡量避免投資人出現高收益預期、低風險承受力的情況;而對于投資人來說,關注長期業績,在充分理解產品風險收益特征的基礎上進行基金選擇,也是一門“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