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目前,我國數據中心大多分布在東部地區,由于土地、能源等資源日趨緊張,在東部大規模發展數據中心難以為繼。而我國西部地區資源充裕,特別是可再生能源豐富,具備發展數據中心、承接東部算力需求的潛力。為此,要充分發揮我國體制機制優勢,從全國角度一體化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源使用效率。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全社會數據總量爆發式增長,需要對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關聯分析,數據計算、傳輸和應用的需求也將大幅提升,數據中心和算力網絡逐步成為支撐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新型基礎設施。同時,數字化轉型也不只是專注于數字場景的打造,延續信息化時代單點效率提升的思維,更應從數據算法、算力等基礎工程和技術方面做出系統性數字化改造,這就需要更多的數據中心和算力網絡作為支撐。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推動數據中心合理布局、優化供需、綠色集約和互聯互通,具有多方面意義:一是有利于提升國家整體算力水平;二是有利于促進綠色發展;三是有利于擴大有效投資,數據中心產業鏈條長、投資規模大,帶動效應強;四是有利于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在吳琦看來,8地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樞紐節點,不僅有利于支撐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向縱深邁進,也有利于發揮新基建對于穩投資、擴大有效投資的作用。從長遠來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等新基建更是我國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前述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進一步加大統籌力度,發揮政策疊加效應,一體化推進算力優化布局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提升8大算力樞紐的影響力和集聚力,牽引帶動全國算力一體化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