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資本市場訊 3月4日,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隨后延續弱勢震蕩格局,創業板指表現仍舊最弱,連續四日收陰線。盤面上,此前大熱的油氣設服概念走勢分化,通源石油、恒泰艾普、海默科技、仁智股份、貝肯能源等多股跌停或跌幅超10%;醫藥股則逆勢走強,輔助生殖、醫藥流通、新冠藥物等各分支輪番活躍,共同藥業、達嘉維康、西點藥業20CM漲停,重藥控股、奧特瑞、貝瑞基因、中國醫藥等十余股封板;此外,煤炭、元宇宙、教育等板塊盤中異動拉升。全天來看,醫藥商業、輔助生殖、虛擬人、核污染防治等板塊漲幅居前;油氣設服、港口、鋰電、化肥農藥等板塊跌幅居前。
來源:WIND
截至收盤,滬指報3447.65點,下跌0.96%,成交4307億元;深成指報13020.46點,下跌1.37%,成交5756億元;創業板指報2748.64點,下跌1.55%,成交2312億元。兩市合計成交10063億元。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4.57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1.72億元,深股通凈買入2.86億元。
來源:WIND
個股方面,今日兩市呈現普跌狀態,WIND全A數據顯示,兩市共1026只個股上漲,漲停61家;共3611只個股下跌,26股跌停。
來源:WIND
就3月行情來看,機構觀點則普遍樂觀。多數機構認為,外部擾動影響有限,A股底部逐步確認,3月市場將迎來階段性修復。
長城證券認為,外部風險事件沖擊停留在情緒層面,并未對基本面產生直接影響。悲觀情緒逐漸釋放;A股整體估值回落至相對合理水平,穩增長政策多方面、多角度開始發力;中長期來看,當前處于配置的窗口期。
東方證券認為,重要會議召開在即,尤其穩增長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隨著后續相關措施逐步落地,相關行業會有良好表現,具體可以把握穩增長板塊和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新能源等優勢產業。
市場領漲:醫藥股重回風口,新冠治療、輔助生殖掀起漲停潮
3月4日,醫藥商業概念領漲兩市,瑞康醫藥、開開實業、英特集團、第一醫藥等8股漲停,百洋醫藥、嘉事堂、九州通、漱玉平民等跟漲。
來源:東方財富客戶端
另外,輔助生殖、三胎概念等亦有強勢表現,共同藥業、達嘉維康、重藥控股、奧銳特、貝瑞基因、悅心健康等漲停。
來源:東方財富客戶端
消息面上,相關研究機構近日表示,輝瑞通過MPP(日內瓦藥品專利池組織)授權仿制藥生產企業名單,有望加快落地。目前,輝瑞已經通過該組織授權95個國家生產Paxlovid仿制藥,考慮到95個MPP成員國人口已超過全球總人口的一半,市場需求巨大。而2月中旬,國家藥監局已根據相關規定,附條件批準輝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即Paxlovid)進口注冊。
值得一提的,同時,多地還適時發布促進生育等相關政策。北京市醫保局、衛健委和人社部共同發布《關于規范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通知》,將人工受精、胚胎移植等16項輔助生殖技術納入北京醫保,自2022年3月26日起執行。上海、河北、河南、天津、貴州、安徽、陜西、山西等12個省市都發布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規劃(2021-2025年)》(簡稱《規劃》)。各省市都在《規劃》中表示,要增加人類輔助生殖服務機構的數量。
中泰證券表示,國內目前約有4880萬對不孕不育夫婦,而目前國內IVF滲透率僅為7%,未來隨著大眾認知度上升、服務可及性提升、以及生育政策放寬等,預計2030年國內IVF取卵周期數達203萬,市場規模達1069億元,較目前尚有2—3倍空間。
平安證券認為,輔助生殖項目進入醫保,將推動行業加速發展,下游的醫療服務企業將率先受益。我國輔助生殖用藥市場仍然為進口主導,若未來藥品市場進行集采,則有望推動市場競爭格局重構,從而為國產藥企帶來機會。
市場焦點:兩會“元宇宙”受關注,相關概念股異動拉升
3月4日,元宇宙概念午后異動拉升,恒信東方、美盛文化、元隆雅圖3股封板,中青寶、中文在線、佳創視訊大幅拉升,數字政通、宣亞國際、風語筑等跟漲。
來源:東方財富客戶端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董事長劉偉建議,應盡快組織論證、統籌規劃,出臺我國的元宇宙頂層設計方案,明確牽頭和監管部門,整體立項、分期分層推進建設。
另據財聯社消息,民進中央、民盟中央擬提交的多項提案對“元宇宙”技術發展以及風險防控提出建議。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元宇宙將引領未來20年的科技浪潮,帶來中長期持續且廣泛的投資機會,但受制于技術和硬件進展,中短期仍以主題性投資機會為主。建議在全球范圍長期關注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龍頭公司。
國金證券則認為,元宇宙行業仍處于初期投資龐大獲利不易階段,以10年來看,估計游戲、社交、商業元宇宙產業鏈將占科技行業的15-20%,首次推薦元宇宙信息技術產業,給予買入評級。
市場領跌:油氣板塊險遭“團滅”,多股提示風險
3月4日,近日表現強勢的油氣板塊明顯分化,多只概念股被砸,恒泰艾普跌逾13%,海默科技、通源石油跌逾12%,潛能恒信、仁智股份、貝肯能源均跌停;而準油股份逆市漲停,2月24日以來,該股已連續7個交易日漲停。此前的六個交易日,通源石油累積大漲超60%,仁智股份斬獲5個漲停板,累積上漲66%;此外,貝肯能源3月2日、3日連續漲停。
來源:東方財富網客戶端
消息面上,3月3日晚間,多只連續大漲的油氣股發布異動公告稱,高油價對公司未來業績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通源石油公告稱,從高油價到油公司增加資本開支再到油服公司訂單增加、工作量增加最后體現在油服公司業績上,需要一段時間的傳導過程,最終油公司能否增加資本開支存在不確定性,對公司未來業績的影響也存在不確定性。茂化實華稱,近期,受俄烏戰爭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明顯上漲。原油價格上漲對公司來說是“雙刃劍”,可能推高公司產品價格,同時也會增加生產原料價格成本。原油價格變動對下游及不同品種的影響因素很多,而且有滯后時間過程,目前未能預計原油價格上漲對公司生產經營和業績的具體影響。
對于當前市場走勢,民生證券表示,地緣政治、奧密克戎影響減弱和原油庫存下降是導致近期原油價格上漲的短期催化因素。由于俄羅斯在世界原油市場中占據的重要地位(據OPEC世界,2021Q4俄羅斯日均原油產量為10.8百萬桶/天,占世界總產量的10%以上),市場擔心俄羅斯因俄烏沖突而受到經濟出口制裁,進而影響原油市場供給。其中,俄羅斯原油出口占產量占比在42%-45%左右,若俄羅斯原油出口受到制裁,則對于全球原油市場供給的影響幅度將大于5%。
平安證券指出,在世界油氣供應趨緊和價格居高不下的壓力下,煤化工會成為替代石油供應的重要選擇。當前在較高的國際油價下,煤制燃料的盈利能力顯著改善,將迎來發展機遇。煤制油和煤炭分質利用項目有望逐步從規劃走向實施階段,煤化工上游的設備供應商以及工程公司或將受益。氣化爐、加氫反應器、空分裝置等是煤制油項目的重要設備。
個股聚焦:突然閃崩,科技白馬中科創達大跌19%
3月4日,科技白馬中科創達低開低走,盤中觸及跌停,最低價至104.15元/股,截至收盤,中科創達報105.36元/股,跌幅19.07%,創60日新低,成交額27.93億元,換手率8.08%,總市值447.84億元。
來源:東方財富客戶端
按收盤價計算,中科創達今日市值蒸發超100億元,以此估算,3.142萬股東人均持股市值縮水超33萬元。
近期,中科創達備受券商機構的青睞,招商、國盛、華西等證券先后給予該股積極評價。3月3日晚間,中科創達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27億元,同比增長57.04%;歸母凈利6.47億元,同比增長45.96%;基本每股收益1.5271元,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05元(含稅)。此前,國元證券預測該公司實現歸屬凈利潤6.6億元,中銀證券預測其2021年凈利潤為6.7億元,中科創達披露的凈利數值低于券商機構預測數值。
3月3日,中科創達還發布公告稱,擬定增募集資金不超過31億元,用于整車操作系統研發項目、邊緣計算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擴展現實(XR)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分布式算力網絡技術研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中科創達表示,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有助于公司進一步完善公司產品結構、提升公司研發水平,鞏固和加強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為公司未來業務發展提供動力,進一步打造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盈利能力。按照方案,中科創達擬將近53%的募投資金投向整車操作系統研發項目和邊緣計算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此前,新能源汽車銷量逐節攀升,中科創達股價也連創新高,于2021年7月創出歷史高點167.98元。不過,當前新能源汽車自2022年開始出現環比下降,據乘聯會數據統計,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環比下降27%,2月目前未公布最新數據,但據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等知名車企發布的企業銷售數據來看,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恐再將下滑。
(文中涉及股票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