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海潤達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達醫療)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8.60億元,同比增長25.3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80億元,同比增長15.23%。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71億,同比增長14.74%,總資產120.17億,同比增長14.74%,基本每股收益為0.66元/股,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1.39%。
潤達醫療表示,作為國內醫學實驗室綜合服務商,公司圍繞核心綜合服務業務,順應國家醫改政策方向,積極推進各項業務發展,在進一步擴大國內院內檢測服務平臺市場份額的同時,積極向上游IVD生產制造領域延伸,通過自產產品與渠道平臺的協同作用,提升公司整體綜合盈利能力。
值得肯定是,根據年報數據顯示,公司自2017年以來至2021年,已連續5年實現營收和凈利潤的穩步增長,營收從2017年的43.19億逐年攀升至88.60億,凈利潤從2.19億逐年攀升至3.80億元,可謂是一家基業長青的公司。
商業工業齊發力 連續5年穩增長
整個2021年,潤達醫療積極加強主營業務做精做強,進一步廣拓深耕新市場,各項業務均順利實現穩增長。隨著全國疫情持續得到有效控制,公司集約化和區域檢驗中心業務以及工業板塊業務均保持了較快速的增長。
按業務類型來看,潤達醫療核心主業集約化和區域檢驗中心業務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5.15億元,同比增長20.52%。此外,工業板塊自產產品業務實現營收5.02億元,同比增長21.19%;第三方實驗室業務收入為3.53億元,實現增速較快同比增長125.60%。公司商業和工業兩大板塊三項主業均實現了增長,板塊布局逐步清晰,整合經營效率提升,正朝著全面發展快速推進。
在商業綜合服務領域,潤達醫療始終專注于體外診斷行業,已形成傳統IVD供應鏈服務、創新集約化及區域檢驗中心業務、第三方實驗室檢測業務三大類。從傳統到創新,從醫學實驗室到區域檢驗中心,再到院外第三方實驗室,潤達醫療順應醫改及產業趨勢,不斷升級服務內容,為各級醫療機構和特色專科建設實現降本增效,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服務的醫療機構已達4,000余家,其中為院內實驗室提供整體運營管理服務核心客戶達391家。
受益于渠道平臺價值賦能,潤達醫療借助自主品牌銷售和現有集約化和區檢業務協同,帶動工業板塊業務收入持續增長。目前,公司工業板塊包括IVD產品研發生產和數字化檢驗信息系統業務。公司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達1.23億元同比增長40.88%,繼續鞏固糖化、質控等產品國內領先水平,并在臨床質譜儀、數字化檢驗信息系統等產品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
在數字化檢驗信息產品領域,潤達醫療推出創新產品:潤達慧檢-人工智能解讀檢驗報告系統,為B端醫療機構及C端患者提供智能化解讀檢驗報告服務。此外,公司與全球IVD巨頭奧森多展開業務合作,聯合研發生產制造業務,開創了工業板塊發展的新業務模式,預計將為公司工業板塊帶來新的業務增量。
產業一體化優勢凸顯開啟IVD領軍者之路
在商業板塊和工業板塊協同并進下,潤達醫療正在打造成為平臺型IVD領域的醫學實驗室綜合服務商龍頭企業。憑借不斷提升服務內容和服務模式,公司搭建了一個超百億規模的院內檢測服務平臺,建立起多維度護城河。公司積極向上游IVD生產制造領域延伸,并差異化布局IVD特色技術產品,自主品牌產品已覆蓋糖化、質控、質譜儀、分子診斷、POCT、數字化檢驗信息系統等領域,產業一體化優勢明顯。
行業專家介紹,目前國家在IVD檢驗領域實行“陽光平臺采購”,“兩票制”等政策,行業發展獲得諸多有利政策支持。隨著行業管理進一步強化和結構調整,像潤達醫療一樣具備更強綜合服務能力的企業將有機會進一步做大做強,從長遠看,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尤其是“十三五”以來,隨著分級診療制度和醫聯體、醫共體建設推進,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等醫療機構在區域范圍內搭建區域信息平臺需求也在逐步爆發。
根據數據顯示,未來IVD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將呈現持續增長態勢。據第三方研究機構統計,處于醫學檢驗產業鏈中游的檢驗服務商的市場規模對應約為1,000-1,300億元左右。一方面,受益于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患者基數增大,國內檢驗行業將維持高速增長。此外,隨著我國醫保體系不斷健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醫療消費理念的提升,新的檢驗需求將持續增加,院內檢驗項目也將不斷擴容,未來市場空間將不斷被釋放,行業潛在市場規模巨大。
潤達醫療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始終在加強主營業務做精做強,通過平臺服務擴大業務市場規模,借助自身渠道平臺價值賦能,提升自主品牌產品的市場份額,推進公司業務模式的延伸和創新。今年以來,公司已受到西南證券、中銀證券、光大證券等券商機構關注,認為公司診斷服務屬于“價值洼地”,正通過外延和內生增長實現商業板塊和工業板塊協同并進,是被低估的醫學實驗室綜合服務商龍頭。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