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5月5日-5月6日)共有9家企業迎來首發上會,除紅星美羚未通過審核外,其余8家企業均順利過會。
本周僅1家企業終止IPO審核,極飛科技主動撤單,原擬登陸科創板。
據證監會、京滬深交易所披露,下周(5月9日-5月13日)將有14家企業迎來首發上會,分別為世紀恒通、矩陣股份、豐立智能、恩威醫藥、鴻銘股份、東星醫療、信科移動、康為世紀、優機股份。
新股受理方面,本周新增2家,思泰克擬登陸創業板,一諾威擬登陸北交所。
新股上市方面,本周A股市場僅新增1只新股,為在上證主板掛牌上市的嘉環科技,其首發價格為17.44元/股,開盤一分鐘內觸發漲停。
據wind數據披露,下周將有陽光乳業、聯翔股份、駿創科技、思特威等4只新股迎來申購期。
審9過8,紅星美羚被否
據證監會、京滬深交易所披露,本周共有9家企業迎來首發上會,其中原擬登陸創業板的紅星美羚被否,其余8家企業順利過會,包括深證主板3家,為楚環科技、農心科技、坤泰股份;科創板3家,為帕瓦股份、富創精密、畢得醫藥;創業板2家,為富樂德、天山電子。
作為一家羊奶粉企業,紅星美羚的主營業務是以羊乳粉為主的羊乳制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生產的主要產品可分為嬰幼兒配方乳粉、兒童及成人乳粉、全脂純羊乳粉(大包粉),其中嬰幼兒配方乳粉包含“德瑞蘭帝”“羚恩貝貝”“富羊羊”三個系列產品。早在2019年6月,紅星美羚便提交了創業板IPO申報稿,并于2020年6月3日報送更新后的申報稿。之后,創業板注冊制開啟。深交所官網顯示,紅星美羚創業板注冊制的受理時間為2020年7月1日,是創業板目前在審企業中申報時間最為“悠久”的“釘子戶”企業。
在創業板上市委2022年第24次審議會議上,紅星美羚被否。據悉,上市委對紅星美羚提出詢問的主要問題包括:經現場檢查發現,2018年12月末,紅星美羚實際控制人王寶印協調供應商黃忠元等七人將1400萬元轉借經銷商殷書義等八人, 經銷商將該款項用于向公司采購。紅星美羚被要求說明發生該借款事項的合理性及商業邏輯,上述經銷商當年12月份銷售金額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等情況。同時,上市委要求紅星美羚說明2019年向萌寶嬰童銷售大包粉毛利率顯著高于報告期內其他客戶的商業合理性。
據了解,紅星美羚采取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銷售模式。2019年至2021年,紅星美羚主營業務收入中以經銷方式實現的收入比例分別為91.34%、86.62%、82.23%,均在80%以上。報告期內,紅星美羚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42億元、3.63億元、3.7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488.77萬元、5509.15萬元、5308.02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富創精密成立于2008年,主要產品應用的半導體設備覆蓋集成電路制造中刻蝕、薄膜沉積、光刻及涂膠顯影、化學機械拋光、離子注入等核心環節,部分產品已應用于制造先進7納米制程的前道設備。財務數據顯示,2018至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富創精密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2.25億元、2.53億元、4.81億元、3.45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686.23萬元、-3334.4萬元、9350.5萬元、4377.85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期內,富創精密確認為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3069.51萬元、7212.21萬元和5617.76萬元,占2020年和2021年同期利潤總額比例分別為66.62%和41.45%(2019年公司利潤總額為負),占比較大,公司對政府補助存在一定的依賴。與此同時,富創精密對單一客戶的依賴程度較高,報告期內,六成左右的營收都由大客戶A貢獻。報告期內,富創精密向大客戶A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52億元、1.75億元、3.19億元、2.04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7.59%、69.01%、66.23%、59.23%。
本周1家終止,科創板極飛科技主動撤單
Wind數據顯示,本周僅有1家企業終止IPO審核,極飛科技主動撤單,原擬登陸科創板。
極飛科技成立于2007年,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研發、制造并銷售農業無人機、農業無人車、農機自駕儀、農業物聯網設備等在內的智能農業裝備和智慧農業管理系統,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2020年到2021年,極飛科技完成了C輪系列融資,百度資本、軟銀愿景基金、創新工場、成為資本、越秀產業基金、廣州新興基金等機構以12億投資極飛科技。2021年3月,極飛科技又宣布完成由高瓴創投投資的超3億元C++輪融資。
值得關注的是,極飛科技尚未實現盈利。財務數據顯示,極飛科技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3.22億元、3.57億元、5.30億元、4.69億元;同期對應凈利潤分別-671.74萬元、-3970.32萬元、-6084.55萬元、-8512.29萬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極飛科技累計未彌補虧損為2.24億元。
對此,公司解釋稱,尚未盈利且存在未彌補虧損,主要原因是公司所處行業尚處于快速成長期,現階段研發投入較高、新產品線仍處于市場推廣階段且銷售規模效應尚未體現。報告期內,極飛科技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4884.82萬元、6947.43萬元、9735.84萬元和8130.71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5.18%、19.49%、18.36%和17.35%。
下周14家企業上會,信科移動闖關科創板,恩威醫藥IPO“一波數折”
據證監會、京滬深交易所披露,下周將有14家企業迎來首發上會審核,其中世紀恒通、矩陣股份、豐立智能、恩威醫藥、鴻銘股份、東星醫療擬登陸創業板;信科移動、康為世紀擬登陸科創板;天新藥業擬登陸上證主板;優機股份擬登陸北交所。
財經網了解到,信科移動主要從事移動通信技術的開發、應用、服務,具體包括移動通信網絡設備以及移動通信技術服務。信科移動本次擬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為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擬募集資金40億元。招股書顯示,信科移動業績連年虧損。2019年至2021年,信科移動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4.88億元、45.27億元、56.6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37億元、-17.52億元、-11.84億元。報告期內,信科移動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8.78億元、-8.80億元和-14.65億元。信科移動在招股書中表示,截至2021年末,公司經審計的未分配利潤為-77.51億元。
與此同時,信科移動客戶集中度較高,報告期內,公司的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8.57億元、37.57億元和48.28億元。招股書顯示,信科移動的主要客戶集中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通訊運營商。其前五大客戶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6.09%、83.17%和85.22%。
此外,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到2019年,信科移動及子公司累計受到6次行政處罰。其中,2018年3月,大唐移動申報不實影響國家出口退稅管理及海關統計,天津新港海關對申報不實影響國家出口退稅管理的行為罰款3.9萬元,對申報不實影響海關統計準確性的行為罰款0.1萬元。2018年8月,信科移動未按照規定期限辦理境外直接投資清算登記,國家外匯管理局湖北省分局對其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及1萬元罰款。2019年5月,信科移動發票遺失,國家稅務總局武漢東湖新技術區開發區稅務局對其罰款500元。
公開資料顯示,恩威醫藥成立于2005年,主要從事中成藥及化學藥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專注婦科產品、兒科用藥、呼吸系統用藥等領域。前身為恩威醫藥有限公司,曾用名“西藏玖玖醫藥有限責任公司”、“西藏恩威醫藥有限公司”,實控人薛永新。縱觀恩威醫藥的IPO之路,可謂“一波數折”:自2020年9月30日首遞IPO,到2022年3月24日更新第五版招股書,再到4月22日回復落實函,恩威醫藥期間經歷2次中止、四輪審核問詢回復、五輪補充法律意見。
招股書顯示,婦科產品的營收為恩威醫藥的主要收入來源,2019年至2021年,恩威醫藥婦科產品收入占比均超50%。其中,婦科產品領域明星產品“潔爾陰洗液”收入3.14億元、3.21億元和3.23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0.64%、50.66%和47.56%。但近幾年潔爾陰洗液產品的毛利率呈下降趨勢,報告期內分別為76.47%、75.14%和73%。研發方面,2019年至2021年,恩威醫藥研發費分別為440.26萬元、484.23萬元及432.48萬元,占營收比重為0.71%、0.76%及0.64%,連續三年不足1%。
本周新增2家受理,思泰克、一諾威沖擊IPO
據證監會、京滬深交易所披露,本周A股市場僅新增2家受理,為擬登陸創業板的思泰克及擬登陸北交所的一諾威。
思泰克的主營業務是機器視覺檢測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增值服務,其主要產品包括3D錫膏印刷檢測設備及3D自動光學檢測設備,產品主要應用于SMT生產線中,并廣泛運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半導體、通信設備等電子信息制造業領域。
2019-2021年,思泰克實現營業收入2.26億元、2.53億元、3.56億元,同期分別實現凈利潤6807.70萬元、7773.24萬元、1.14億元。報告期內,思泰克的主要收入來源為3D錫膏印刷檢測設備及3D自動光學檢測設備,2019-2021年上述兩款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20億元、2.43億元、3.4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6.96%、96.23%、97.60%,產品類型較為單一。
本次創業板上市,思泰克擬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2582萬股,且不低于本次發行完成后股份總數的25%;擬募資4億元,主要用于思泰克科技園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一諾威為國內專業的聚氨酯原材料及 EO、PO 其他下游衍生物系列產品規模化生產企業,主要從事聚氨酯原材料及 EO、PO 其他下游衍生物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及承接塑膠跑道等體育場地工程的施工。
2019-2021年,一諾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5.55億元、51.07億元、79.7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0.26%、12.12%、56.21%;凈利潤分別為1.70億元、2.09億元、2.4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7.35%、22.77%、16.35%,一諾威的凈利增速與營收增速并不匹配。報告期內,一諾威的毛利率分別為13.22%、12.20%、10.45%,呈逐年遞減態勢。
2017年10月13日,一諾威與東吳證券簽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協議,并于當年10月25日成功備案;2021年8月19日,一諾威將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輔導備案變更為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精選層掛牌的輔導備案;隨著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開市,一諾威在精選層掛牌變更為在北交所上市;2022年4月26日,一諾威通過北交所上市輔導驗收,隨后,公司于4月27日向北京證券交易所報送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報材料,并于5月5日獲受理。
本周1只新股上市,嘉環科技首漲43.98%
據wind數據披露,本周A股市場僅新增1只新股,為于今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的嘉環科技。
嘉環科技是專業從事信息通信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包括網絡建設服務、網絡運維服務、信息通信系統軟件調試服務、政企行業智能化服務、網絡優化服務及ICT教育培訓業務。2019-2021年,嘉環科技營收規模分別為22.65億元、29.26億元和35.5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5.27%;同期凈利潤分別為0.89億元、1.63億元和2.1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3.45%。
2022年5月6日,嘉環科技以17.44元/股的首發價格開盤,開盤不到一分鐘其股價便漲至20.92元/股,漲幅達43.89%,觸發漲停。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6日,年內共有123只新股上市,其中創業板52只、科創板43只、北交所8只、上證主板13只、深證主板7只。123只新股累計募資2643.60億元,平均首發價格為42.11元/股,平均首發市盈率(攤薄)65.48倍,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29.60%。在已上市的123只新股中,37只首日破發,其中科創板25只破發、創業板11只破發、深證主板1只破發。
下周陽光乳業等4只新股申購
據wind數據披露,下周將有陽光乳業、聯翔股份、駿創科技、思特威等4只新股迎來申購期。
陽光乳業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扎根于江西地區的老牌乳企,擁有“陽光”“天天陽光”兩大品牌。2019-2021年,陽光乳業實現營業收入5.43億元、5.23億元、6.3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77%;同期相對應的歸母凈利潤1.04億元、1.03億元、1.3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4.07%。
從地域端來看,陽光乳業的收入主要集中在江西省,報告期內來自該省的收入占比高達98.42%、97.79%、96.84%,其中來自南昌的收入占比分別我56.09%、56.28%、55.09%。近年來,盡管陽光乳業積極開拓省外市場,包括安徽、湖南等周邊地區,但成效甚微,報告期內來自江西省外的收入占比僅分別為1.50%、2.20%、3.16%。同時,陽光乳業也曾嘗試通過網絡銷售,但在2019年和2020年,其網絡銷售占比僅分別有0.08%、0.01%,2021年陽光乳業已無網絡銷售的產品。
本次上市,陽光乳業擬公開發行7070萬股,擬募資6億元,用于江西基地乳制品擴建及檢測研發升級項目、安徽基地乳制品二期建設項目、營銷渠道和品牌推廣項目。陽光乳業發行價格為9.46元/股,其對應的市盈率19.95倍,略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市盈率均值(36.45倍),以發行總股數推算,陽光乳業市值約為26.74億元。
樊夢迪、王苗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