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川投能源(600674.SH)公告稱,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競買國能集團持有的大渡河公司10%股權,交易金額為40.13億元。本次重大資產購買完成后,公司對大渡河公司的持股比例將由10%提升至20%。
資料顯示,大渡河水電基地是我國十三大水電基地之一,技術可開發量達到3791萬千瓦。大渡河公司則是集水電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于一體的大型流域水電開發企業,其已取得大渡河干流上、中、下段17個梯級電站的水電資源開發權,在大渡河干流開發規劃中占有主要地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截至今年5月末,大渡河公司擁有已投運電站22個、在建電站4個;已投運電站控股裝機容量1173.54萬千瓦,權益裝機容量1111.81萬千瓦;核準在建電站控股裝機容量352萬千瓦,權益裝機容量277.66萬千瓦。
財報數據方面,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1-5月,大渡河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14.01億元、14.59億元、5.0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1.9億元、10.51億元、-6367.95萬元。
川投能源表示,通過收購大渡河公司股權,公司將進一步發揮大渡河公司水電稀缺資產的天然優勢,繼續做優做強清潔能源核心主業,強化水電主力軍作用,積極打造國內一流清潔能源上市公司。
作為前身是峨眉鐵合金廠的老牌企業,1993在上交所上市的川投能源1998年被川投集團兼并,主要從事清潔能源的投資、開發、運營和管理,軌道交通電氣自動化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光纖電纜等高新技術產品的生產和運營。
截至今年5月末,川投能源權益裝機容量1333萬千瓦,其中水電1172萬千瓦。
今年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1-9月川投能源實現營業收入8.83億元,同比下降1.08%,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高達29.19億元,同比增長5.02%。截至今年9月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10.58億元。
事實上,川投能源凈利潤高于總營收的情況并非首次出現。縱觀公司過往業績,自2013年以來,公司便出現凈利潤高于總營收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投資收益所致。
在多個股權投資項目中,雅礱江水電項目是典型的成功案例,也是川投能源的“搖錢樹”。
2009年,川投能源通過向川投集團非公開發行股份方式注入雅礱江水電股權。截至目前,公司持有雅礱江水電48%股權,剩余股權由國投電力持有,并表方是國投電力。
僅從2022年前三季度的投資收益來看,川投能源便實現31.88億元,而該數據在2021年則為28.998億元,其中雅礱江水電公司貢獻的投資收益占公司整體投資收益的比例達到91%。
國泰君安證券研報認為,收購大渡河公司股權契合川投能源發展方向,大渡河水電資產盈利能力穩定且具備成長空間,預計本次收購有望增厚公司投資收益。
不過,水電企業可以說是“看天吃飯”。今年1-9月,川投能源控股水電公司發電量不及預期,公司控股電力企業累計完成發電量34.32億千瓦時,同比上年減少11.13%。
發電量不及預期原因包括:川投能源控股子公司田灣河公司受“9.5”瀘定地震影響,水電機組停工18天,致使9月發電量減少;四川地區三季度遭遇罕見高溫天氣,來水大幅減少,對水力發電影響較大。
全國來看,9月份,我國總發電量68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7%。其中水電990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9.73%。10月來水偏枯大幅緩解,水電發電量單月同比減少17.7%,降幅收窄。11月,得益于來水持續好轉影響,水電發電量同比減少14.2%,降幅繼續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