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 (記者 夏元)5月29日,工信部發布的運行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4月我市軟件產業實現軟件業務收入806.5億元,同比增長16.5%,全市共收儲樓宇面積50余萬平方米,使用38萬平方米,新增軟件企業1500余家,新增從業人員2萬余人,累計達到28萬余人。
“培育和引進了一批軟件產業知名企業、知名產品,是今年以來我市軟件產業發展的一大亮點。”市經信委軟件處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7款“重慶造”產品及項目入選了工信部優秀工業軟件產品、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區塊鏈典型應用案例等,全市評選出2022年度市級重點軟件企業171家,市級優秀軟件產品131個,市級軟件公共服務平臺5個。另外還簽約引入禾賽科技、東軟睿馳等軟件項目169個,落地騰訊西南總部二期、科大訊飛AI+產業園等項目61個,合同投資額超過500億元。
據介紹,今年以來,我市重點聚焦工業軟件、汽車軟件、人工智能、衛星互聯網和開源社區這五大領域,征集了第3批“揭榜掛帥”項目需求,累計收到推薦項目91個。組織Unity中國、商湯科技等一批知名軟件企業與長安、賽力斯等車企對接,并組織20余家工業軟件企業與30多家工業企業接洽。另外我市圍繞服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征集“一鏈一網一平臺”、創新示范工廠、5G全連接工廠等一攬子數字化轉型項目,啟動了重點制造業企業智能制造咨詢診斷評估等工作。
在人才培育方面,市經信、人社部門通過舉辦“滿天星”行動計劃專場招聘,先后組織700余家軟件企業走進高校開展雙選會,招聘企業與6000多名應屆畢業生達成了就業意向。我市還推動了高校與重點軟件企業建立人才培訓“訂單班”,累計培訓從業人員2.5萬余人次。
市經信委表示,今年我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總收入將力爭實現3600億元,同比增長不低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