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在浙江嘉善舉行的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暨浙江主場活動上,浙江省2024年度設區市生物多樣性友好指數發布。
浙江省生物多樣性友好指數推出于2023年,旨在客觀評價該省各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狀況,及時反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進展,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其也是全國首個省級生物多樣性友好指數。
當日發布的浙江省2024年度設區市生物多樣性友好指數顯示,去年該省各設區市平均得分較2023年度提升4分,較2022年度提升16分,各設區市得分均有不同幅度提升,反映出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進程逐步推進。
從浙江11個設區市的得分看,杭州(86)、寧波(85.1)、麗水(84.4)位居前三名,紹興(9.4)、臺州(7.6)、杭州(6)提升幅度位居前三。
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和率先實踐地,也是全國首個生態省。浙江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麻勝聰介紹,浙江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融入更高水平生態省和長三角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率先根據“昆蒙框架”修訂實施生物多樣性戰略行動計劃,實現生物多樣性縣域調查評估全覆蓋;扎實推進物種保護和生態修復,珍稀瀕危物種數量持續增長;創新開展生物多樣性友好品牌建設,一系列做法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浙江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已經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優勢所在、動力所在、后勁所在。”
當日活動上,浙江還發布2025年第一批(至今第六批)省級生物多樣性體驗地,包括千島湖水族精靈生物多樣性體驗地、安吉竹博生物多樣性體驗地、象山斑斕海岸生物多樣性體驗地等6個體驗地。
浙江于2021年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生物多樣性體驗地。近年,該省形成了省市縣三級聯動的培育建設機制,目前已在全省推廣省級生物多樣性體驗地45個。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其省級生物多樣性體驗地接待游客超1500萬人次,收入達7.5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