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東省寧津縣的希望小區,磚紅色的老樓旁,銀灰色的玻璃電梯井如豎琴般矗立。“自從裝了電梯,上下樓省勁兒多了。”小區居民李女士告訴記者,這部便利民生的電梯,正是地道的“寧津造”。
希望小區加裝的平層入戶電梯。周藝偉 攝
幾公里外的山東博爾特電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爾特”)生產車間內,為老樓“量體裁衣”的電梯正加速下線。切割、沖壓、焊接、噴涂……流水線緊密銜接,一件件成品經質檢后,即刻發往全國各地。
“我們把現場施工時間壓縮到5天,盡量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中國電梯協會理事、博爾特董事長王勇已深耕電梯行業20余年。他表示,作為國內較早涉足舊樓加裝電梯領域的企業,博爾特采用“鋼構+電梯”一體模塊化速裝模式,在工廠完成預組裝后,現場如“搭積木”般快速安裝,大幅節省工期。
“曾以‘雜技藝術’‘蟋蟀文化’聞名的寧津,如今靠電梯產業闖出了新天地。”據寧津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分管負責人李振介紹,自2016年進軍老樓加裝電梯領域以來,寧津電梯企業已從最初的“小而散”,發展為涵蓋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中高端家用電梯定制、產業基礎配套的三大特色板塊,產銷量穩居全國前列。
“把配件做精做細,當好行業的金牌配角,這就是我們的目標。”寧津三立電梯部件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立波表示,公司不僅為整梯制造企業提供補償鏈生產線,還創新研發新型鋼帶繩頭等產品。“多年來,寧津的電梯零部件企業已從基礎生產轉向核心部件研發,占國內市場較大份額。”
山東博爾特電梯有限公司電梯生產車間。周藝偉 攝
寧津縣副縣長王玉娥介紹說,經過40多年發展,寧津電梯產業形成了“龍頭牽引、協同適配、鏈條突破”的產業集群,產品覆蓋全國并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寧津電梯”區域品牌落地,政府通過組織參展、搭建平臺,讓符合標準的企業共享品牌紅利。
“為了讓老樓裝得起、用得久,政府還出面‘打包票’,為每部電梯補貼10萬元(人民幣,下同)。”寧津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分管負責人張國磊稱,寧津創新推出“電梯安全綜合保險”,利用住宅專項維修基金的增值收益投保,解決電梯維修的后顧之憂。
數據顯示,2024年,寧津電梯全產業實現產值65億元,規上企業利潤增長6.75%。寧津縣委書記高善玉表示:“下一步,寧津將牢牢把握住國家關于推進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電梯后市場等方針政策機遇,全力建設電梯產業示范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