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山東巨野縣10位畫家集體創作巨幅工筆畫《盛世中華》時的研討場景。姚朝磊攝
近日,記者走進山東菏澤市巨野縣章縫鎮寨張莊村,看到當地村民張香麗正拿起畫筆,為剛接的訂單進行創作。張香麗原來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經過專業培訓后,成了一手拿鋤頭、一手繪丹青的農民畫師。如今,張香麗已成為巨野縣書畫院的特聘畫師,靠繪畫平時每月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戶戶繪新枝、家家飄墨香。這不僅是巨野縣鄉村文化振興的亮麗風景,也讓當地發展了“畫經濟”。目前,巨野縣擁有繪畫專業鎮8個、專業村50個,基層畫院49家;擁有書畫培訓機構160家,年創作作品120余萬幅,在全國純手繪工筆牡丹市場中占有率達80%,并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綜合產值超20億元。
為讓“畫經濟”惠及更多群眾,巨野縣積極開展農民畫師培育工程。通過“陪伴花開”新時代文明實踐書畫志愿服務隊義務服務,依托49家基層畫院、160余家書畫培訓機構,積極開展農民畫師免費培訓課程,重點面向留守婦女、留守兒童、貧困家庭,助力農戶增收;組織專家編撰巨野工筆牡丹畫基礎教材,確保農民看得懂、學得會、畫得好。
“今年以來,全縣累計舉辦農民畫師公益培訓班37期,培育農民畫師2000余人。農民畫師作品價格從千元到萬元不等,年收入達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特別是脫貧攻堅時期,2500多戶貧困戶通過‘一人學繪畫’實現了‘全家齊脫貧’的目標。”巨野縣書畫院院長程軍偉說。
同時,巨野縣采取“政府引導+社會投資”模式,以鄉村名畫師、能人為抓手,積極建設鄉村基層畫院,免費教授周邊農民繪畫技藝、免費提供筆墨紙張。真正做到想學畫有人教、想畫畫有地去、想賣畫有人收,推動農民增收、鄉村富裕。截至今年5月底,當地政府為鼓勵基層書畫院建設共投資780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1.7億元。依托基層書畫院,高標準打造牡丹畫專業鎮村基地。當地還積極引導農民在鎮村建立書畫創作室、裝裱室、展覽館、購銷網點等,構建鎮村牡丹畫創作、裝裱、展覽、銷售全產業鏈條。截至今年5月底,全縣引導農民成立鎮村書畫創作室600余家、裝裱店300余家、購銷網點1000余家。
巨野縣制定了“請進來+走出去”畫師提升機制,以每年定期召開的世界牡丹大會、花開菏澤·翰墨麟州—中國(全國)工筆牡丹畫作品展、花開盛世全國百位畫家寫生等活動為契機,邀請國內工筆畫領域頂尖名家名師前來巨野縣授課指導,年培訓指導本地畫師6000余人。同時,積極選送優秀畫師赴外進修,每年選派300余位畫師到中國工筆畫學會、山東工藝美院等高研班學習,提升本地畫師技藝水平。
“為做大做強書畫產業,巨野縣高標準編制巨野縣書畫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巨野縣關于發展書畫產業的實施意見》。巨野縣財政每年列支300萬元支持書畫產業發展,設立書畫產業培育推廣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全縣書畫產業戰略研究、規劃設計、人才培養、品牌培育、宣傳推廣、全產業鏈打造。”巨野縣委書記馮艷麗說。目前,全縣共擁有國家級書畫家62人、山東省級書畫家154人。 (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