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銀行2020年年報相繼披露,部分銀行的基金代銷數據也陸續出爐。
受益于市場反彈及投資者配置需求井噴,作為公募基金主要代銷渠道的銀行去年銷量實現大幅增長,部分銀行的基金銷售創出新紀錄。
光大銀行非貨基銷量
同比增幅超200%
截至發稿,已有工行、建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披露2020年年報。多家上市銀行的年報數據顯示,銀行端的非貨幣基金銷量均實現明顯增長,其中,招商、光大、中信銀行非貨基銷量同比增長均超100%,光大銀行同比增幅更是超過200%。
具體來看,工行年報顯示,2020年代理銷售基金6856億元,比2019年的5892億元,同比增長16.36%。其中,個人理財及私人銀行業務收入增加22.93億元,年報稱主要是代理個人基金業務、個人理財銷售及投資管理費收入增加。
招商銀行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該行抓住資本市場觸底反彈、客戶基金配置需求井噴的機會,實現基金代銷非貨幣基金銷售6107.04億元,同比增長177.88%;實現代銷基金收入94.34億元,較2019年的47.13億元,同比增幅超100%;全年托管新發基金184只,同比增長49.59%,托管規模4182億元,同比增長140.48%,新發基金托管數量和規模均居行業首位。
交行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底,代銷公募基金產品(含券商、專戶)余額2388.1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0.30%;公募基金AUM保有規模增幅與增量躋身五大行前列;實現代理基金(含券商、專戶)收入19.8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16.17%。
光大銀行年報顯示,去年公募代銷業務銷量顯著提升,全年代理公募基金銷量同比增長219.52%。據光大銀行私人銀行相關負責人透露,去年代理公募基金銷量達802億元,是2019年的3.2倍,增速位居行業前列。另據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光大銀行實現個人財富管理手續費凈收入63.67億元,同比增長65.59%。其中,代理基金收入同比增長66.28%。
中信銀行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全行非貨幣基金累計銷量較上年末增長189.91%,非貨幣基金保有量較上年末增長96.96%。此外,基金托管方面,該行去年新發公募基金托管42只,規模765.52億元,公募基金托管規模繼續保持全行業第三、股份制銀行第一。
以客戶需求為中心
發力基金代銷業務
招商銀行在年報中表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招商銀行充分發揮在品牌效應、線上線下融合、資產配置和財務規劃專業性等方面的優勢,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基于客戶畫像開展精細化的分類分群管理,并通過“人+數字化”的方式,進一步提升一線隊伍的專業能力,持續推動線上線下一體的數字化轉型,努力為客戶提供優質的財富管理服務。
光大銀行私人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光大銀行2020年零售代理業務圍繞以客戶為中心,以資產配置策略為核心,積極推動產品凈值化轉型工作。在接下來的2021年,光大銀行將持續構建點、線、面的產品體系,目前已先后推出了與頭部基金公司合作的優選“鼎”系列品牌、優選長期業績穩健且在市場波動下回撤控制較好的“寶藏基金經理”的“價值挖掘”品牌,打造具有光大特色的代理公募品牌。
中信銀行年報顯示,在代銷基金方面,該行緊密跟隨市場變化,強化投研能力,打造投研團隊,構建“十分精選”基金產品優選體系,為客戶合理配置符合當前行情的“固收+”和首發權益產品。同時,該行加強產品創新,推出基金“定投+止盈功能”產品——目標盈、“信智投投顧版”,成為業內首家正式上線基金投顧服務的股份制銀行。
建設銀行年報雖然沒有專門提供基金代銷相關數據,但提到會提升產品篩選和營銷能力,結合客戶風險承受能力等推動代銷基金等財富管理類業務發展。此外,年報還稱會緊扣“建生態、搭場景、擴用戶”數字化經營思路,構建數字驅動的“分層+分群”個人客戶經營體系,形成從客戶洞察、產品匹配到渠道觸達、評估監測的數字化經營閉環和敏捷迭代機制,持續推動用戶連續經營,有效提升全量個人客戶服務覆蓋和價值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