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銀保監會官網披露了《中國銀保監會關于籌建恒豐銀行私人銀行部的批復》。根據批復,銀保監會同意恒豐行在上海籌建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私人銀行部,為該行所屬分行級專營機構;恒豐銀行應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辦理籌建事宜,自批復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籌建期間接受上海銀保監局的監督指導,籌建工作完成后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提出開業申請。
圖片來源/銀保監會
這是月內第二家公告獲準設立私人銀行專營機構的股份行,同時也是時隔近十年后第二家拿到私行牌照的銀行。
據財經網金融了解,5月11日,興業銀行獲批籌建私人銀行專營機構,成為股份制商業銀行首家,也是近十年來監管部門唯一批籌的私人銀行專營機構。在此之前,持牌經營私人銀行的商業銀行僅有三家,均為國有大行,分別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各自于2008年、2010年和2012年獲批持牌。
實際上,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個人財富的累積,私人銀行業務規模不斷擴張,逐漸成為銀行新的的業務風口。
《2020胡潤財富報告》顯示,中國600萬資產“富裕家庭”數量首次突破500萬戶,比上年增加1.4%;千萬資產“高凈值家庭”比上年增加2%至202萬戶;擁有億元人民幣資產的“超高凈值家庭”比上年增加2.4%至13萬戶。
中國銀行業協會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發布《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0)暨中國財富管理行業風險管理白皮書》指出,中資私人銀行的總體資產管理規模(AUM)從2018年的12.20萬億元,增至2019年的14.12萬億元,增長率達15.75%。私人銀行客戶數從2018年的86.69萬人,增至2019年的103.14萬人,增長率達18.96%。
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的私人銀行業務已超15萬億,13家重點銀行私人銀行資產管理規模(AUM)合計達15.1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的私人銀行資產管理規模均超過了1萬億元。
日前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管理咨詢機構)在北京聯合發布《202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進一步指出,2020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規模達241萬億人民幣,2018年——2020年年復合增長率為13%;預計到2021年底,可投資資產規模將達268萬億人民幣。同時,2020年,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達262萬人,預計到2021年,中國高凈值人群將達約296萬人。
“在中國私人銀行業競爭態勢方面,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中國高凈值人群加速向有成熟服務體系構建的頭部財富管理機構聚集,中資銀行長期位居高凈值人群資產配置首選。中國高凈值人群在選擇財富管理機構時更加成熟,從過去單純的產品需求導向轉向專業的服務需求,期待機構提供產品之外的綜合服務,追求線上化、智能化的全流程數字體驗,以期通過一站式服務實現多元資產配置。”招行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