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互聯網支付牌照易主。6月16日,小商品城(600415.SH)發布公告稱擬收購海爾金控所持有的海爾網絡100%股權,交易價格為4.493億元。而海爾網絡旗下有全資子公司快捷通支付,這意味著,此次收購完成后,小商品城將獲得一張互聯網支付牌照。
義烏小商品城打通支付環節
小商品城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收購完成后,小商品城將獲得從事互聯網支付業務資質,為chinagoods平臺打通支付通路、降低支付成本、提升客戶交易體驗。
chinagoods即義烏小商品城,據官網介紹,該平臺為義烏市場官方網站,其運營方便是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是義烏市最大的國企上市集團。義烏小商品城依托義烏市場7.5萬家實體商鋪資源,服務產業鏈上游200萬家中小微企業。
支付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記者指出:“義烏小商品城有自己的賣家平臺,未來打通支付渠道,能夠有效降低成本。”
海爾集團(青島)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海爾卡奧斯股份有限公司,最終控制人為海爾集團公司。海爾金控是海爾集團旗下物聯網金融平臺,資產規模超千億元,服務千萬中小微企業及個人用戶,業務涉及融資租賃、金融保理、小額貸款、金融科技、PE/VC 投資、產業并購、資產交易等領域。
海爾網絡僅有快捷通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一家子公司,主要通過快捷通開展互聯網支付業務。
快捷通成立于2012年7月,注冊資金1.8億元。快捷通于2013年7月成功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業務類型為互聯網支付,覆蓋范圍包括全國。快捷通的支付牌照于2018年7月成功續展,有效期至2023年7月5日。
據官網介紹,快捷通已承接多家企業、平臺的相關服務,包括:為電商平臺E-haier提供在線支付,為經銷商在線采購平臺365RRS提供供應鏈融資的相關結算服務等。
本次交易完成后,海爾網絡及快捷通將成為小商品城的子公司。小商品城表示,該公司與快捷通在業務特點、經營方式、企業文化、組織模式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將努力發揮本次交易的協同效應,但雙方的整合能否達到互補及協同效果、能否達到預期最佳效果以及所需的時間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若上述整合無法順利完成,對公司整體經營管理可能造成不利影響。
關于今后快捷通與小商品城在業務協同方面的規劃,記者向海爾網絡和快捷通發送了采訪問題,但截至發稿,未得到回復。
4.49億元不算貴
本次收購 4.493億元的價格在行業人士看來較為公允。
王蓬博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此次交易中牌照價格符合預期。他指出,決定支付牌照價格的因素首先是業務類型,其次是系統安全性和承載能力,即技術實力,最后是合規性。
小商品城也在公告中稱,參照同類交易案例,對交易主體采用了資產基礎法和市場法(市場法中的上市公司比較法)相結合的方法。6月17日,小商品城還發布了關于此次收購的補充公告,通過對比其他第三方支付的交易案例,進一步對交易定價進行說明。
非互聯網支付的交易案例與小商品城本次收購可比性不強,而包含互聯網支付的19個交易案例對應的支付公司的全部股權價值為3億-33.19億元。交易價格較低的案例有滴滴收購一九付的價格為3億元、攜程收購東方匯融價格為4.168億元、唯品會收購浙江貝付價格為4億元、用友網絡收購暢捷通85%股權價格為2.96億元。而大多數交易的價格均高于海爾網絡,海聯金匯收購聯動優勢91.56%股權的價格更是高達30.39億元,以此計算聯動優勢全部股權價值為33.19億元。
因此,小商品城認為本次收購的4.49億元定價公允合理。
王蓬博認為,雖然現實中支付牌照價格受到聚合支付從業等多方面挑戰,但第三方支付仍具有較高從業門檻,更是國民級流量入口,也是商業數字化改造的排頭兵,這些都支撐起支付牌照的巨大價值。隨著支付的商業基礎設施地位日益凸顯,生態型巨頭加快支付業務布局。同時,支付領域反壟斷政策的推出,也為各大平臺公司提供了自建支付渠道的發展機遇,預計未來支付牌照或將迎來整合期,對現有支付格局將造成一定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