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入伏日是怎么算出來的入伏后,天氣往往十分潮濕悶熱。據專家介紹,三伏的日期一般通過中國傳統的推算方法確定,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之始,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之始,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之始。如果立秋日及其后兩天出現庚日,則中伏為10天,否則中伏為20天,于是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中新網記者 上官云)
(相關資料圖)
入伏日是怎么算出來的入伏后,天氣往往十分潮濕悶熱。據專家介紹,三伏的日期一般通過中國傳統的推算方法確定,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之始,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之始,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之始。如果立秋日及其后兩天出現庚日,則中伏為10天,否則中伏為20天,于是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中新網記者 上官云)
標簽: 中國傳統
相關推薦
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