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盛夏時節,記者來到潁州區程集鎮康泰醫養中心,干凈的院落、舒適的亭廊、健全的配套,一切井然有序。活動大廳內,失能老人們穿著整齊,有的與護工親熱交談,有的坐在輪椅上靜靜地看電視,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雖然右半邊身體還不靈便,但是可以自己吃飯、行走,幾個月前,我的生命還處于危險期。”來自潁州區九龍鎮五坑村的五保老人丁下放坦言,現在的生活不敢想象。自去年8月份突發腦卒中入院,經搶救保住性命,卻失能臥床。無兒無女的他,出院后無法自理,生活成為難題。
“他出院后直接被120救護車送到我們醫養中心,只能臥床,身上插著導尿管,情況不容樂觀。”康泰醫養中心醫師譚景新介紹。在康泰醫養中心的康復理療和精心照護下,丁下放從臥床、半靠、坐位,到逐漸站立、挪步行走,身體機能一點點恢復。目前,他除了右半身行動受限,已經可以慢慢行走,并能獨立完成吃飯、如廁等。
“沒想到還能活條命!要不是醫生和護工精心照顧,我骨頭都該化成灰了。”丁下放樂呵呵地說。
和丁下放情況相似,程集鎮康泰醫養中心內,還居住著40多位失能特困供養人員。他們或全身癱瘓、或長期臥床、或久坐輪椅,都在醫養中心得到了有效診治和精心照護。
“和諧場景的背后,是一幫人的辛勤付出。”康泰醫養中心負責人趙東風介紹,為了讓失能老人安享晚年,中心工作人員不辭晝夜,辛勤忙碌。
“很多老人有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我就開好藥,在外包裝盒上寫好服用頻次和劑量,交護工給老人定期服用。”全科醫生譚景新是駐康泰醫養中心的一名醫護人員,他的職責是為全中心的老人提供疾病診治和康復理療服務。據他介紹,一些失能老人,需要進行針灸、推拿等理療服務,不分白天黑夜,都要應對突發問題。
“每天早晨都像打仗一樣,忙個不停!”護工謝文蘭,凌晨四五點鐘便起床,先為臥床老人擦洗排泄物、清洗手臉口,再把換掉的衣物清洗干凈;7點左右,開始給老人喂飯。忙活間隙,她還負責照看多位半自理老人。
失能老人需要更專業的醫療和護理,現在潁州區失能特困供養人員有572人,其中集中供養有349人。潁州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共有2家區級失能養護中心,分別為潁州區程集鎮康泰醫養中心和三十里鋪鎮福壽堂,他們承擔著全區失能養護中心的職責,各鄉鎮敬老院的失能特困供養人員逐漸往這里集中,將為失能老人提供更貼心、專業的服務,讓他們安享晚年、幸福歸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