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新疆新聞7月29日電(瓦力斯江 張偉繼)盛夏時節,瑪納斯縣北五岔鎮3000畝枸杞迎來采摘收獲期,農民們忙著采摘、晾曬枸杞,一顆顆鮮紅的枸杞變成了村民致富的“甜蜜果”。
7月27日,在金果滿園林果專業種植合作社的千畝綠色有機枸杞種植基地,成片的枸杞郁郁蔥蔥、枝繁葉茂,一顆顆晶瑩剔透、鮮紅的枸杞掛滿枝頭,種植戶王亞萍和工人正在采收、晾曬,田間地頭一派豐收景象。
金果滿園林果專業種植合作社社員王亞萍說:“現在,我們種植的枸杞正是盛產期,每年從六月底開始采摘到八月份,期間要采三到四遍,每天雇的工人可以采摘一噸左右,并進行晾曬,第一茬的果子總產量是一百噸左右,風干后是四十噸,一直采到八月底,每個種植戶種植枸杞凈收入是兩千元左右。”
2016年,王亞萍積極響應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加入合作社和大家一起抱團發展枸杞產業。農業機械化、高效節水、植保無人機等新技術、新理念的不斷應用,讓種植戶實現了節本增效。
金果滿園林果專業種植合作社社員王亞萍說:“我們采用的是滴灌,可以更精準地澆水到根系,使根系更發達,這樣可以節約成本,增加枸杞產量。”
北五岔鎮位于瑪納斯河沖積平原北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是種植枸杞的絕佳區域。近年來,該鎮依托獨特的資源環境與區域優勢,在鹽堿化土地上大力發展枸杞種植,建立生態林果產業化模式,走“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管理、產業化經營、綠色有機化生產”的枸杞產業化發展之路。這里所產的枸杞皮薄籽少、肉厚汁多,為種植戶們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金果滿園林果專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李現華說:“我們合作社種植了三千畝枸杞,合作社有八家種植戶,每年采摘干枸杞大概二百噸左右,總值是六百萬元。”
目前,金果滿園林果專業種植合作社已形成了“合作社+基地+社員”產銷一體化的發展新體系。下一步,合作社計劃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帶動,鼓勵和引導農民調優做強枸杞產業,推動枸杞產業朝著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從而走上規模化、集約化、特色化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