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電梯+新能源兩大業務領域,盈利能力仍然欠佳的華菱精工(603356.SH)試圖借助并購突圍。
6月28日晚間,華菱精工披露,公司收到通知,此前參與競拍無錫通用鋼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錫通用”)57.5869%股權事項,公司成最終受讓方,交易底價為2.07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標的公司算得上是一項優質資產。無錫通用是一家專業鋼絲繩生產企業,已有40年歷史,行業地位穩固。更為主要的是,標的公司業績穩定。2021年,其盈利超4000萬元。
華菱精工主要從事電梯類、機械式停車設備類、風電類等配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經營業績缺乏亮點。2021年,公司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銳降至202.87萬元。2021年及今年一季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則為連續虧損。
今年一季度,作為華菱精工實際控制人,黃業華、馬息萍、黃超一家三口均通過二級市場進行減持。
標的公司年盈利超4000萬
華菱精工的本次收購,或將對其發展起到積極影響。
回溯公告,今年5月24日,華菱精工對外披露,公司擬參與競拍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的無錫通用57.5869%股權。
無錫通用成立于2000年6月13日,注冊資本1億元。當時,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持股36.9881%,為第一大股東。法爾福鋼繩(無錫)有限公司持股28.5712%,系第二大股東。上海中服出國人員服務中心持股20.5988%,為第三大股東。
本次公開掛牌轉讓,就是第一、三大股東轉讓所持其股權,上海中服出國人員服務中心系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者是中國國際醫藥衛生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國國際醫藥衛生有限公司是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因此,第一、三股東的實際控制人為中國醫藥集團。
對于參與競拍的原因,華菱精工稱,是為了進一步拓寬公司產品類別,增強公司鋼絲繩業務競爭力。
無錫通用鋼繩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鋼絲、鋼繩研發、生產高新技術企業,已有40余年歷史,公司產品分15大系列、300多個規格,產品先后通過CE及TUV認證。
華菱精工主要從事電梯類、機械式停車設備類、風電類等配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與標的公司屬于同行業,現有主營業務高度一致。而且,公司控股子公司溧陽華菱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專業研發生產銷售電梯鋼絲繩等產品,目前處于市場拓展階段。
華菱精工稱,如果順利完成對無錫通用的收購,將擴大公司電梯鋼絲繩類產品的產能規模,提升公司在電梯鋼絲繩細分領域的技術能力、聲譽及市場占有率,符合拓展電梯后市場業務的發展規劃。從披露的經營業績數據看,無錫通用也算不錯。2021年,標的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為5.60億元,凈利潤為4161.12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4098.24萬元。
今年一季度,其未經審計的業績數據為:營業收入9394.85萬元,凈利潤470.9萬元,扣非凈利潤469.38萬元。
從這些業績數據看,標的公司表現較為穩定。本次交易,有一定幅度的溢價。以截至2021年9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標的資產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為2.77億元,以收益法評估結果作為最終評估結論,評估價值為3.45億元,增值額為6821.93萬元,增值率為24.66%。
公告稱,無錫通用核心技術團隊一直專注于電梯用鋼絲繩、高速電梯用鋼絲繩及高層塔吊用鋼絲繩制造領域,在電梯用鋼絲繩、高速電梯用鋼絲繩及高層塔吊用鋼絲繩制造方面形成了較強的技術優勢,且公司擁有品牌優勢、客戶優勢等,估值合理。
抵御材料漲價乏力首現虧損
急于外延式收購,與華菱精工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有關。
年報顯示,2021年,華菱精工實現營業收入22.34億元,同比增長16.84%,但其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0.02億元、-0.04億元,同比下降幅度達97.25%、105.87%。
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2.66億元,同比下降24.34%,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虧損0.05億元、0.07億元。
2021年,是華菱精工的扣非凈利潤首次出現虧損,也是其凈利潤首次出現超過50%的下降幅度,雙雙創了紀錄。
在年報中,華菱精工并未具體介紹凈利潤大幅下降的原因,但從其各產品毛利率變動來看,除了智能車庫業務毛利率同比上升11.20個百分點,其余的包括風電制動、鈑金件、電梯補償纜等產品毛利率全線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電梯補償纜,毛利率同比下降了19.13個百分點。
毛利率下降的一個核心因素,就是原材料價格上漲。
其實,不只是去年以來,此前,華菱精工的經營業績也是表現平平。
華菱精工于2018年1月24日登陸A股市場,上市之前的2014年至2017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76億元、5.95億元、5.71億元、6.82億元,并無明顯增長。同期,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0.55億元、0.51億元、0.64億元、0.60億元,表現為止步不前。
2018年至2020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76億元、14.43億元、19.12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為43.16%、47.83%、32.53%,對應的凈利潤為0.61億元、0.69億元、0.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4%、13%、6.71%。
這三年,雖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表現為雙增,但凈利潤同比增速遠遠低于營業收入,凈利潤基本上仍然為止步不前。
綜上所述,與自身相比,前幾年,經營業績表現較好之時,華菱精工的盈利能力表現不佳,2021年以來,受原材料漲價因素影響,經營業績更為糟糕。
華菱精工的實際控制人為黃業華、馬息萍、黃超,黃業華與馬息萍系夫妻關系,黃超系二人之子。今年一季度,黃業華一家三口齊刷刷減持,三人合計減持215萬股股票,套現約2546萬元。
實際控制人一家三口減持,是否意味著對華菱精工發展前景失去信心?
本次收購,雖然標的公司看上去不錯,但因為采用現金一次性支付,這對華菱精工將產生較大壓力。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2.10億元,剛夠支付本次交易價款,而公司短期債務3.14億元,需要舉債經營。這將對公司財務造成較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