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最受券商關注行業揭曉!不是風頭正盛的TMT,而是年內表現較為落后的醫藥醫療。數據顯示,6月共有多達85家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獲得券商調研,數量占到同時期被調研上市公司總數的12.5%。
業內人士指出,在中報季來臨的當下,機構對于基本面向好但估值相對較低的板塊個股布局價值較為重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值得關注的是,醫藥醫療板塊行情與基本面背離態勢在吸引券商機構密集調研的同時,也吸引了行業ETF持續逆勢布局。上半年,兩市36只醫藥醫療相關主題行業ETF基金份額合計凈增596.18億份。進入7月份,資金增倉勢頭依然強勁。
【醫療ETF(512170)單日獲資金爆買3.4億元】
上交所數據顯示,7月剛過去2個交易日,醫療板塊頭部醫療ETF(512170)2日份額新增超10億份,按成交價均價計算,近2日“吸金”超4.4億元,其中7月4日一天的凈申購額高達3.4億元。
截至最新,醫療ETF(512170)基金規模達233.4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基金份額則高達548億份,年內第54次刷新上市以來新高!根據上交所數據統計,醫療ETF(512170)年初至今份額新增206億份,高居全市場非貨ETF第一。
從行情來看,近日醫療板塊行情有所回暖。截至7月4日,中證醫療指數日線三連陽,CXO概念反彈較為明顯,眼科、醫美等板塊龍頭股均有表現。
【券商6月扎堆調研醫藥醫療】
消息面上,6月券商機構調研數據出爐,當月累計調研A股上市公司680家,數量較前一個月明顯減少。從被調研公司所屬行業看,風頭最盛的板塊并沒有成為券商最關注的方向,反而是年內表現明顯落后的“冷門板塊”——醫藥醫療,成為券商6月調研心頭好。
整體上看,6月共有多達85家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獲得券商調研,數量占到同時期被調研上市公司總數的12.5%;盡管其中多達69家公司6月股價收跌,但有57家2023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多達14家公司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在100%以上。
對于板塊后市看法,廣發證券7月3日發布《醫藥生物行業2023年中期策略》表示,醫藥醫療行業長坡厚雪。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我國醫療費用可能會持續增加。國內藥企逐步具備全球競爭力,國內新藥政策環境逐漸改善,創新研發也日益受到國內藥企的重視,持續增長的研發投入加速創新成果落地。疫情過后院內市場正快速復蘇,在疫后內需增強+創新升級的驅動下,持續看好板塊反彈。
從配置角度來看,醫療ETF(512170)基金經理胡潔女士指出,長期看,老齡化水平上升、健康意識增強、消費能力提升帶來持續醫療需求,同時供給端技術進步產業升級,我國醫療行業還有長足的發展空間。同時隨著防疫政策的優化,消費醫療板塊有望復蘇。站在當前時點,投資者可以考慮分批布局,并長期配置享受醫療行業長期發展的紅利。
看好醫療板塊估值修復機遇及中長期投資價值,重點關注醫療ETF(512170)。資料顯示,醫療ETF(512170)跟蹤的中證醫療指數成份股全面覆蓋了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領域的細分龍頭,其中醫療器械權重約4成,直接受益于后疫情時代醫療新基建;醫療服務+醫美權重約5成,直接受益于人口老齡化、醫療消費升級和醫美等時代大趨勢。醫療ETF(512170)是投資者“一鍵布局國民健康剛需板塊”的高效投資工具。
風險提示:醫療ETF(512170)被動跟蹤中證醫療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布于2014.10.31,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文中指數成份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基金管理人評估的本基金風險等級為R3-中風險,適合適當性評級C3以上投資者。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鹜顿Y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