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10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在上海舉行。本屆進博會以“綠色低碳”為亮點,匯集了來自全球各個行業的企業與產品,并在全球市場格局的急速變革下,為各國企業搭建了深度開拓與交流的舞臺。
作為中國的鄰邦,同時也是經濟交流密切的商業伙伴,多家韓國企業也在韓國公共采購局(Public Procurement Service,簡稱“PPS”)的支持下參加了本屆進博會,并帶來包括日用、數碼、美妝、食品等在內的多款產品。
現場,CHING DO WON公司總經理Kim Kyoung Jin表示,其此次參會目的是為了提高韓國企業和產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并與其他韓國企業一起探索新的商機。在他看來,進博會是中國舉辦的大型國際展會,為全球企業提供了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平臺。
以CHING DO WON公司為例,本屆進博會上,該公司的干海參產品就獲得了300萬美元的采購合同。Kim Kyoung Jin坦陳,受益于地理與文化優勢,韓國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數據顯示,2023年中韓雙邊貿易額達到3107.4億美元。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內循環的持續帶動,國內市場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也將釋放出更大潛力。”
Kim Kyoung Jin強調,以90后、00后為主的Z世代人群,消費習慣與上一世代的用戶群體完全不同,為應對這一變化,他們正在開發新的產品,并嘗試涉足新的銷售渠道,以此贏得不同消費群體的認可。
談及未來發展,Kim Kyoung Jin表現得相當樂觀。他表示,為應對技術創新和市場的快速變化,企業應做到以下三點:一是應加速數字化轉型,推動數據驅動的決策及運營效率;二是開發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加強環保管理,履行社會責任;三是建立多元化的全球供應鏈,通過開發新市場分散企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