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山東省科協搶抓“科創中國”建設機遇,推動濟南、青島、泰安、濰坊、菏澤5市入選“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入選數量居全國首位。近日,“重實踐建新功服務科創山東建設科協在行動”調研活動啟動。
據山東省科協學會部部長葛玉芝介紹,旨在通過探索產學融合的組織和激勵機制,實現人才聚合、技術集成和服務聚力,讓科技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科創中國”建設,被納入山東省“十四五”發展規劃。2022年,山東部分地市確定的“科創中國”專項配套資金達到1400余萬元。
為將試點工作落到實處,山東省科協牽頭和試點城市一起組建了健全的網絡和工作機制。目前,山東已組建“科創中國”試點城市聯絡員1388名,組織12398家企業在平臺注冊,精準對接企業需求7410項,與165家全國學會、135家省級學會及35個科技服務團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建立25家全國學會服務站,建立院士工作站103家,專家工作站1574家,成立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工作站35個、海外創新驛站36家,成立14個“科創中國”創新基地。
在試點工作推進過程中,五個試點市有效發揮示范作用,因地制宜,大膽探索,各具特色、亮點凸顯。濟南市對接聯系20多家國家級、省級學會,組織“科創中國”科技服務團泉城對接活動、項目對接會、技術路演等科技服務活動80多場,建立產學研協同組織10個,促成科技供需合作37項,產生效益超過4億元;青島市打造了轉化對接、產業孵化、以賽引才、技術交易等四類市場化的“科創中國”服務平臺,共同構建“科創中國”創新服務體系,挖掘企業需求5300項,匹配對接完成4240項,深度對接成功1742項;濰坊市與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共建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濰坊服務中心,并實體化運作;泰安市《“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的泰安實踐》入選“中國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菏澤市舉辦“科創中國”山東農產品區域科技服務團成果對接會,現場簽訂合作協議3個。
山東一體推進“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和試點培育工作,目前,已經開展科技服務活動346次,推介優秀科技成果2418項,達成供需項目合作339項,產生效益近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