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資本市場訊 1月19日,A股“牛市旗手”券商股再度拉升。截至午間收盤,華林證券漲停,國盛金控走出3連板,南京證券漲逾5%,首創證券、紅塔證券、華鑫股份、興業證券等股漲幅居前。
近期券商板塊持續拉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9日午間收盤,券商指數(886054.WI)較1月12日累計漲幅約8.54%。
消息面上,1月13日,證監會發布《證券經紀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為券商經紀業務帶來利好。《辦法》按照“回歸本源、豐富內涵、加強規制、有序發展、保護客戶”的思路,從經紀業務內涵、客戶行為管理、具體業務流程、客戶權益保護、內控合規管控、行政監管問責六個方面作出規定。將于2月28日起施行。
(資料圖片)
海通證券非銀行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孫婷認為,《辦法》的出臺,將進一步加強券商自我約束和違規追責措施,強化內外部追責,并引導券商維護市場交易秩序,充分發揮證券市場“守門人”作用。
申萬宏源非銀首席分析師許旖珊表示,本次新規是對降費政策預期的重要糾偏,壓制券商估值的靴子落地,重申強烈看好券商板塊,其中財富管理標的可迎來業績估值雙擊。
過去一年,上市券商業績承壓,中小券商利潤下滑明顯。1月18日,東北證券、華鑫證券、國都證券均預計凈利潤將“腰斬”,分別實現凈利潤2.3億元、3.69億元和2.35億元,降幅分別為85.81%、56.01%、67.18%。
此前,國盛金控披露,國盛證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4.70億元,同比下降25.56%;實現凈利潤0.94億元,同比下降76.05%。國網英大披露,英大證券實現營業收入5.80億元,同比下降39.88%;實現凈利潤0.71億元,同比下降79.90%。
業內普遍認為,當前券商板塊估值處于相對低位,2023年估值和業績有望同步修復。
東吳證券指出,預計隨著政策利好逐步落地、經濟復蘇帶動市場情緒回暖,預計證券行業2023年將實現歸母凈利潤1708億元(同比增長19.8%),其中投行和自營業務貢獻增量,經紀、兩融和資管業務隨市場回暖穩中有進。
天風證券表示,展望2023年,全面注冊制有望年內落地,個人養老金和外資等長線資金流入或將明顯改善,隨著經濟復蘇,市場風險偏好有望逐步提升。“短期看布局券商板塊進可攻退可守,性價比較高”。
“當前多數券商股均處于歷史低位,建議關注業績發布對估值的提振作用。”中航證券同樣給出正面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