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背靠“石油系”,但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海信托”)的發展卻較為緩慢。
近日,在某司法拍賣平臺上出現中海信托兩只產品被拍賣的信息,由于起拍價僅為成本價的2折,引發市場關注。
不僅如此,中海信托在近幾個月內頻收罰單,且業績指標連續兩年下滑,發行的產品也多次“踩雷”,讓投資者唏噓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月底,中海信托新任董事長湯全榮獲監管核準履新。從其簡歷可知,這位新任董事長擁有深厚的中海油背景,而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正是中海信托的控股股東。
產品打折銷售
據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產品拍賣信息可知,被拍賣的中海信托產品標的物為無錫中南置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無錫中南”)名下通過中海信托購買的6000萬份華溢純債6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簡稱“華溢純債6號”),成本6000萬元,評估價2086.19萬元,加價幅度為7元。
雖然有697次圍觀,但僅有1人報名。值得注意的是,起拍價低至1460.33萬元,換算下來僅為成本價的24%。
舉行拍賣的法院為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法院,拍賣時間為2021年6月29日10時至2021年6月30日10時(延時除外)。
對于超低價格的起拍額,平臺客服人員表示評估價由法院授權的評估公司提供,起拍價則是根據評估價打七折確定。而此次參與評估的公司為江蘇國衡中測土地房地產資產評估有限公司。
據中海信托官網顯示,華溢純債6號成立于2016年10月,屬于浮動收益產品。成立時分別有3位委托人,均募集了4.88億元的規模。委托人均為曾經的港股上市公司五洲國際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
從其產品凈值來看,2018年10月,華溢純債6號的凈值就已跌破1元。隨后便一路下行,6月18日公布的最新凈值分別為0.3519元,累計收益率為-64.81%。
對于產品收益率及風控等問題,記者多次撥打中海信托官網披露聯系方式。截至發稿,電話未能接通。
由于起拍價低于產品凈值,同時也低于成本價,那么是否會快速成交呢?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對記者表示,中海信托的產品被拍賣主要是因為債券兌付問題導致的不良資產,是法拍平臺進行拍賣,快速成交的可能性不高。
而上述產品為通道類產品,業內人士指出,不會對該公司內的其他非通道產品產生不利影響。該人士進一步表示,“由于每個信托項目都是獨立的賬戶,信托產品之間都是風險隔離的,對其他產品影響不大。但對中海信托的品牌聲譽會帶來一定影響。”
而另一個被拍賣的產品為無錫市龍祥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錫龍祥”)名下通過中海信托購買的6000萬份華溢純債7號,成本6000萬元,評估價2266.78萬元,起拍價低至1586.74萬元,僅為成本的26%。
凈利潤同比減少59.41%
據天眼查顯示,中海信托成立于1988年7月,是由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的國有銀行業非存款類金融機構。注冊資本25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持有95%股權,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持有5%股權。
根據最新披露的2020年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海信托管理信托資產余額3440.79億元,全年累計管理信托資產規模5743.03億元。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6.76億元,同比減少39.88%;凈利潤3.00億元,同比減少59.41%。
中海信托近幾年的業績表現也一直不太理想。2016年至2019年期間,其營收及凈利潤已從2016年的13.82億元及12.1億元,下降至2019年15.94億元和7.39億元。
凈利潤連續下降,源于投資收益的減少。2020年,作為四川信托的第二大股東,中海信托該筆投資虧損約4億元。
近些年,四川信托資金池暴雷、被接管等一系列事件爆發,對中海信托業績表現帶來直接影響。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中海信托從四川信托獲得投資收益分別為4.17億元、2.39億元、2.37億元和1.61億元。
中海信托在年報中分析不利因素時提到三方面,由于經濟結構調整、金融市場波動、監管政策變化以及信托行業轉型發展等外部環境的變化,將對公司原有業務模式形成較大挑戰;同時隨著資產管理業務監管規則和標準的統一,金融同業、行業內部的競爭日益激烈,公司發展將面臨深度轉型的壓力;最后長期股權投資企業的風險處置,將對公司經營發展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中海信托作為央企信托,其背景實力較強,偏向金融業務及通道業務占比較大。但其綜合實力在68家信托公司中處于中下游,盈利能力及理財能力相對較弱。由于是四川信托大股東,公司經營業績受四川信托拖累明顯。
此外,根據上海銀保監局5月13日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中海信托原副總裁魏志剛利用職務便利,謀取非法利益,構成受賄罪。2008年至2016年,中海信托未能通過有效內部控制措施發現并糾正上述行為,員工行為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五)項,上海銀保監局責令中海信托改正,并處罰款50萬元。魏志剛對中海信托員工行為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負直接責任,被終身禁業。
而就在今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公示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中海信托因固有貸款業務統計錯誤、資金信托業務統計錯誤兩項違規被警告,罰款70.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