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海縣稅務局立足循環利用、綠色能源等重點領域,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不斷豐富政策輔導方式,延伸稅費服務觸角,引導企業走穩走好節能減排、健康發展之路,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稅動能”。
稅惠紅利,助企深耕“新綠海”
走進連云港某鋼鐵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廢舊拆解再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原來棄之無用的廢家電在這里則成了“香餑餑”,通過生產線將廢舊電器里的銅、鉛、鐵等金屬物質進行提取,不僅能避免廢舊電器隨意處置帶來的環境污染,還讓固體廢物“變廢為寶”成為“綠色財富”。
近年來,該公司致力廢鋼鐵、汽車清濾器、廢舊家電等回收、加工和再利用,不斷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形成生態循環鏈閉環。“再生資源處理工作的順利推進,離不開稅費優惠政策的大力支持。”該財務公司負責人介紹,僅2023年該公司就享受到節能環保項目企業所得稅減免等多項稅收減免300余萬元,“真金白銀”的稅惠紅利為公司發展注入了“綠色能量”。
產業向新而行,服務也要向優向精。東海縣稅務部門組建“政策落實服務隊”,依托稅收大數據精準鎖定符合優惠政策享受條件的企業,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輔導,通過實地走訪問計問需、電話溝通答疑解惑等方式,幫助企業應享盡享資源綜合利用等稅費優惠政策,讓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向綠而興的“助推器”。
精細服務,護企開辟“新賽道”
技術創新是企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一步。從傳統的機械加工到自動化生產線,從玻璃加工基地變身為“國際知名品牌”,某東海玻璃有限公司正在不斷地將科技創新這一“關鍵變量”轉化為驅動產業綠色發展的“最大增量”。
切片、磨邊、鋼化、轉印……該公司生產車間里,一塊塊玻璃從生產線上有序滑出,再由機械手臂靈活抓取精準疊放在一起,偌大的機床上僅有5名工人在操作,但效率卻提升了不止一倍。企業創新發展的背后,離不開稅務部門的保駕護航。“在稅務干部的輔導下,近年來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先進制造業加計抵減等稅惠超過了500萬元。這極大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讓我們能放開手腳攻克新技術、研發新產品。”該公司財務負責人說。
為解決企業吃不準、分不清、不敢享等問題,東海縣稅務局實行“政策 + 服務”雙輪驅動,對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開展線上政策精準推送、線下走訪調研,推動稅費優惠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
政策引導,助企煥發“新生機”
江蘇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和銷售銀杏葉提取物、精煉米糠油、谷維素等民營企業。該公司每年投入專項研發資金,結合區域資源優勢,在米糠油綜合利用及植物提取方面擁有多項專利與專有技術。企業已通過QS認證,產品享譽國內外市場。
“植物提取領域并非一家獨大,我們只有在降低生產成本上下功夫,增強產品競爭力才能在海外市場占據一席之地。”該公司財務負責人慨道,“得益于稅惠政策紅利,今年上半年我們享受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等稅費優惠200多萬元,資金活水的注入讓公司研發新產品更有底氣。”
據悉,為進一步鼓勵企業節能減排,東海縣稅務局還推出了直聯服務模式,派出“稅務專員”深入企業開展走訪調研,了解企業經營現狀,幫助企業解決涉稅難題,定制專屬“稅惠套餐”,鼓勵企業研發改進技術、升級環保設備等,實現生產方式從高能耗高污染向低碳節能方向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