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的霜從哪“降”?
來源標題:“霜降”的霜從哪“降”?
露和霜“皆由地發,非從天降”,形成機制大體相似,都是空氣中的水分達到飽和時析出的自然現象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節氣。有人會問,“霜降”的霜從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樣從天上降下來嗎?二十四節氣中,霜降與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氣溫下降帶來的變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區別?
其實,無論是露還是霜,“皆由地發,非從天降”。在天氣晴朗、無風或微風的夜晚,地表散熱迅速,導致近地面的空氣溫度下降到露點溫度(即空氣中水分達到飽和時的溫度)以下,空氣中多余的水分便會由氣態轉化為液態,凝結成小水珠附著在草葉、樹葉等物體表面,這些小水珠就是露。相較于露,霜的形成條件更為苛刻。夜晚來臨,當地面溫度由0攝氏度以上降至0攝氏度以下時,空氣中的水分會在地面或近地面物體上直接凝華成固態的白色冰晶,這些白色冰晶就是霜。霜的出現往往意味著天氣更加寒冷。
從氣象上看,露和霜的形成機制大體相似,都是空氣中的水分達到飽和時析出的自然現象。一般來說,空氣容納水分的能力隨氣溫的升高而增強,氣溫越高,空氣可容納的水分就越多;氣溫降低,空氣對水分的容納能力也隨之降低。當氣溫降到一定程度,空氣中多余的水分就會由氣態轉化為液態或固態,形成露或霜。二者的差別在于,當地面溫度高于0攝氏度時,轉化為露;低于0攝氏度時,凝華為霜。露和霜的形成與消失,其實就是物理現象中的液化與蒸發、凝華與升華過程。水蒸氣遇冷轉變為液態水的現象是液化,大氣中多余水分遇冷變成露就是液化。水蒸氣直接轉變為固態冰晶的過程是凝華,霜就是大氣中多余水分在一定條件下凝華形成的。
露與霜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看到,只不過由于氣候差異,出現的時間、頻率有所不同。在南方,露出現得更為頻繁,幾乎四季可見,尤其是在春秋季的夜晚或清晨;霜則相對少見,一般形成于深秋或冬季。在北方,露與霜主要出現在秋季。尤其是深秋時節,隨著氣溫降低,霜出現的頻率會逐漸增加。即使在干旱地區如沙漠,只要滿足一定氣象條件,同樣可以出現露和霜。
露和霜作為自然界水循環的一部分,生態效應明顯。它們能增加土壤濕度,影響土壤微生態系統,為動植物提供必要的水分,同時也有助于減少空氣中的塵埃,對改善荒漠地區微生態環境和固沙具有積極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露和霜與白露、寒露、霜降關系密切。白露預示著天氣轉涼,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凝結為露;寒露意味著氣溫進一步下降;霜降則提示開始出現霜凍。這也提醒人們要適時增添衣物,多吃些溫補食物,增強身體抵抗力。
露和霜體現著天氣變化與季節更迭,了解這些現象并掌握它們的規律,體現了古人的智慧。
(作者為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高級工程師,本報記者李紅梅采訪整理)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相關詞
- 沃爾沃XC90
- 樓市一線探變化:房地產政策密集出臺市場反應如何?
- “地王”重出江湖!多個城市土地市場戰火重燃,“房企對未來市場信心提升”
- 超七成受訪者不清楚二手房常見交易風險和流程
- 增量政策密集出臺 樓市“銀十”含金量提升
- “兩個增加”為房地產注入活水
- 樓市顯現筑底跡象
- 新技術攻克鋰電池滅火難題
- 能源高質量供給得到有力保障
- 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1.6億千瓦
- 前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累計超7.4萬億千瓦時
- 【圖解】前三季度全國發電裝機容量31.6億千瓦
- 一座油田的能源轉型探索
- 國家能源局:加強天然氣供應保障
- 風電產業開啟高質量發展之路
- 黃金“漲聲”還會持續多久?
- 市場監管總局就生乳直接加工嬰配乳粉公開征求意見
- 新研究從基因層面揭示為何人類鐘愛碳水
- “味蕾游”激發消費新動能
- 持續疼痛也是病 早防早治不“忍痛”
- 國產水果披上“洋外衣” ?中消協發布消費提示:購買挑選當留心
- 體育時評:戶外運動不是鋌而走險
- “精準營銷”還是“偷窺竊聽”?
- 充電寶上飛機真那么危險嗎
- 醫生資質真假難辨,網上診療亂象如何“對癥下藥”?
- 城市道路變“賽場”,“暴騎”亂象何時休?
- 警惕“餐桌殺手”不做“菇勇者”
- 朱雀二號改進型運載火箭二子級靜態點火試驗圓滿成功
- 朱雀二號改進型運載火箭二子級靜態點火試驗圓滿成功
-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 今日正式開啟“穿海之旅”
- 我國成功研制首臺深海微生物原位采樣自主水下航行器
- 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探索“考古+”發展新路徑
- 科學計算領域的重要變革:百億億次計算化學任務“移師”云端
- 基于大模型的搜索引擎給科研按下“加速鍵”
- “切紙術”思路幫助造出柔性3D微波天線
- 我國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觀測策略發布
- 國內首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用大容量發電機斷路器發布
- 青島農大研究團隊揭示尖孢鐮刀菌致病及番茄“御敵”新機制
- 我國敦煌學研究出版工作取得新進展
- 全球單機容量最大沖擊式水電機組配水環管完工交付
- 天籟實驗陣列被認證為SKA探路者項目
- 美批準全球最大地熱項目
- 中俄合作開發出耐熱防護涂層
- 超級顯微鏡“上新” 大腦活動看得清
- 玉米蛋白粉變身優質飼料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實現高溫工況下穩定運行
- 化學驅智能注采聯動技術順利實施
- 檢修機器人提升山區電網作業速度
- 紗線“織”成可穿戴氣動軟機器人
- 鄂爾多斯推出“科技新政30條”2.0版
- 包頭稀土高新區發布2024“科技體檢”診斷報告
- “成都高新造”人形機器人研發成功
- 西安有效發明專利達9.96萬件
- 油氣大模型破局需從三方面發力
- 我國首次發布航空飛行器翼型譜系
- 大連金普新區:競速“氫”賽道 打造“示范田”
- 泰山盤道上機器狗引網民關注 速度很快!能馱人嗎?
- 燈塔工廠點亮未來制造
- “油電雙雄”賡續傳奇,奔馳G級上市、純電G級預售
- 東風日產逍客·榮譽上市,限時一口價9.98萬元起
- 梅賽德斯-奔馳再度攜手盟可睞 限量特別版G級明年交付
- 加碼前瞻技術研發,現代汽車在華成立全資法人公司
- 中國制造向高端攀升
- 低空經濟帶火飛行汽車 上市公司積極"落子"新賽道
- 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車企積極推動技術迭代升級
- 汽車制造商Stellantis密歇根工廠裁員1100人,并將關閉一家試驗場
- 特斯拉是否會收購Rivian?馬斯克回應
- “車路云一體化”加速 多方聯手探路商業新生態
- 讓文物和文化遺產更有“煙火氣”
- 開通六年,港珠澳大橋累計驗放進出境車輛超1270萬輛次
- 前三季度新疆外貿累計增速位列全國首位
- 全總啟動“工會愛心互獻”行動
- 窺一“眼”而知全身
- 河南:廣聚英才 打造出彩科創高地
- 秋收進度超七成!“科技感”為豐產增收按下加速鍵
- 多地打好能源保供“組合拳” 數措并舉全力做好供熱工作
- 多項電力指標折射經濟運行新動能、新趨勢
- 多舉措推動“以舊換新”讓消費者得實惠 “真金白銀”激活市場消費
- 28億美元、凈流入!透過數據看我國前三季度外匯市場韌性強
- 買這些新能源汽車可減免購置稅→
- 大閘蟹開啟熱銷模式 香港消費者熱衷“北上”嘗鮮
- 前三季度中國重特大事故大幅下降
- 中國消費者協會提示:國產水果披上“洋外衣” 購買挑選當留心
- 新一股冷空氣來襲 各地供暖進程如何?
- 從前三季度外匯收支數據透視中國經濟發展亮點
- 層林盡染秋意濃 鳥兒嬉戲稻田間 秋日絢爛多彩的錦繡畫卷鋪展開來
- 多措并舉優化營商環境 同心合力助推企業發展
- 科技創新體集群引領“長江首城”制造業加快發展
- 山東濟南黃河沿岸有一群“生態衛士”
- 大興機場今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4000萬人次
- 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將在山東威海、上海兩地舉辦
- 京津冀首個打私協作機制落地
- 科技型影視企業為何青睞落戶重慶?
- 漯河市水電氣熱網聯合報裝“一件事”上線運行
- 黨建引領“三心聚力”,描繪有溫度、有厚度基層治理新畫卷
- 漯河:數字賦能“智慧政務”再升級
- “五步工作法” 高標準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
- 17875.5億元!前三季度,內蒙古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8%
- 安陽滑縣冬小麥播種面積過半
- 滑縣各企業火力全開 奮力沖刺四季度
- 湯陰縣城關鎮優化整合資源 培育發展動能
- 湖南永州:做強東安雞、永州血鴨產業 助推市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農行金華分行深入開展“金融教育宣傳月”活動
- 發揮另類投資優勢 寫好五篇大文章
- ??谑忻捞m區開展“社區青春行動”應急救護培訓
- 海南陵水:創新“微短劇+文旅”模式 加快推動“文化出海”
- 水清岸綠“幸福河”!保亭生態修復綜合治理有序推進
- 總投資5.78億元!儋州和慶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開工
- 保亭:強化崗位技能培訓 賦能職工“內生力”
- 2024年中國經濟“三季報”怎么看?多位專家解讀
- 金融街論壇年會引關注 國際社會期待“中國增量政策”在全球產生積極影響
- LPR分階段下調釋放哪些積極信號?“穩”“進”“好”成為關鍵字
- 25個基點!LPR迎最大歷史降幅 部分地方房貸利率將步入“2字頭”
- 大V論股接連被“禁”,言論邊界何在?
- 金銀價格聯袂創新高 上漲的邏輯有所不同
- 新一輪醫保談判倒計時 創新藥以價換量未來可期
- 班輪巨頭看好集運市場 造船訂單持續飽滿
- 多地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四季度投資有望提速
- 萬億級城區呼之欲出!“大塊頭”如何持續爆發“大能量”?
- “車路云一體化”加速 多方聯手探路商業新生態
- 套路隱蔽花樣翻新 三問“大數據殺熟”為何屢禁不止
- 以更大力度激發股權投資支持科技創新
- 低空經濟帶火飛行汽車 上市公司積極“落子”新賽道
- 中國人民銀行開展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首次操作
- 全國碳市場2023、2024年度配額分配啟動
-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如何讓產業工人“有為又有位”?
- 國家外匯管理局:9月銀行結匯16829億元人民幣 售匯13417億元人民幣
- 一批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項目落地 中央企業向“新”向“質”而行
- 前三季度我國外匯市場表現出較強韌性 近期形勢趨穩向好
- 我國畜牧水產養殖裝備逐步走向智能化綠色化
- 從“山中野果”到“新質果王”,誰是軟棗獼猴桃的伯樂?
- 宮頸癌的防治手段都有哪些?國家衛健委解答
- 宮頸癌免費篩查已覆蓋2.8億人次 我國宮頸癌防治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
- 新利好!2025年起職工養老保險增加病殘津貼
- 更年期不用干預?這是個誤會 | 世界更年期關懷日
- 國家衛健委:接種HPV疫苗后仍需定期做宮頸癌篩查
- 國家衛健委:我國孕產婦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率達99%以上
- 我國將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
- 聚焦“三量”,天津將“人氣流量”變“消費力量”
- 傳統產業OUT了?看看聚集50多家上市公司的晉江!
- 北京五大河流連續4年貫通入海
- “菜農專線”的特“蔬”溫度
- 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十年間經濟總量翻番
- 沈陽:“一件事”辦進群眾心坎里
- 北京:打造綠城融合的“花園城市”
- 人居環境成為百姓身邊帶不走的“民心工程”
- 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圈”出好時光 拉滿幸福感
- ??诿捞m區創新推出“信用+積分制”應用場景
- 陵水召開縣“雙冬”工作會議
- 與時代同行!7組“關鍵詞”講述國壽壽險的75載“成長故事”
- 交行連續三年助力海南省政府成功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