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氧吧”“大花園”“大京郊”……如今已經成為北京生態涵養區的代名詞。近日,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成效采訪活動中表示,五年來,北京市生態涵養區通過營建大規模綠色空間,不遺余力守護好首都生態屏障,主動承接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定位的適宜功能,綠色發展能力顯著提升,正在由守護綠水青山、筑牢首都生態屏障進入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新階段。
第三產業占比不斷攀升
精準推動生態涵養區產業轉型升級,成為北京近年來調結構的重要舉措之一。
“2019年,隨著千軍臺礦場最后一車煤礦的運出,這座開采了半個多世紀的礦場也正式退出了采煤的舞臺,而這也意味著門頭溝徹底結束了上千年的采煤史。”京能集團實業投資部部長劉德江曾這樣說道。此后,門頭溝區開始致力于發展第三產業,結合周邊資源進行轉型,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2017年,國務院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作出批復,確立了門頭溝區、平谷區、懷柔區、密云區、延慶區以及昌平區和房山區的山區為生態涵養區,由此也讓山區走上精品發展之路。
資深旅游專家王興斌認為,作為生態涵養區最根本的任務是要保護生態環境,適度發展以旅游為重要支撐的第三產業是最好的產業發展途徑,可恢復山林經濟,保持各區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生態涵養區的產業轉型升級還要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兼顧。
同樣作為生態涵養區的平谷區,在今年2月,與大連萬達集團進行簽約合作,平谷萬達廣場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當前平谷區最大的集社交、文化、旅游、美食、娛樂、購物于一體的商業商務中心;萬達錦華酒店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具備準五星級酒店服務及設施設備能力的高端商務酒店,同時成為平谷城區西部地標式建筑。
隨著生態涵養區的快速發展,第三產業的占比也隨之提升。2021年生態涵養區(5區)三次產業結構為2.49:28.46:69.05,第三產業占比比2017年提升17.7個百分點,與全市第三產業占比差距不斷縮小??梢姡本┦猩鷳B涵養區的產業結構優化取得了巨大成效。
科技企業數量大幅增長
高精尖產業結構加快構建也提速了重大功能園區的集聚。
以延慶區為例,中關村延慶園管委會緊抓籌辦舉辦冬奧會的重大機遇,積極布局冰雪體育領域,利用中關村延慶園原有老舊廠房進行城市更新、升級改造,完成了由“銀河面粉廠”“長城服裝產業園”向“冰雪體育產業園區”的歷史轉變,建成北京市唯一一座以冰雪體育為主題的科技園區,“中關村(延慶)體育科技前沿技術創新中心”于2020年9月7日開園運營。
中關村延慶園產業推薦一部部長、冰雪體育專班負責人陳巖表示,中關村(延慶)體育科技前沿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設推動了延慶冰雪體育產業上下游的發展,產業生態圈正逐步形成。該園區聚集了眾多冰雪體育企業,它承載的更多是企業跟企業之間的互相合作,這個平臺則會形成產業聚集效應,促使眾多企業能夠在園區快速發展。
在各生態涵養區的積極創新、加快構建下,2020年,生態涵養區(五區)中關村科技園企業總數增至1146家,較2018年底增長66%,總收入增長17%??苿撝悄?、智慧物流、數字經濟、醫藥健康、現代園藝、冰雪體育、新能源和能源互聯網、無人機等新興業態加快集聚。
結合生態旅游走出“綠色”路徑
“我們村坐落在長城腳下,風景非常優美,早些時候我們村本無人問津,但隨著被納入生態涵養區后,不少村民開始有了新的收入方式,紛紛做起民宿、農家樂,每年都能夠吸引不少游客來玩。”延慶區某村村民感慨道。
近年來,北京市生態涵養區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特色的都市現代農業和鄉村旅游高品質發展。其中,精品民宿、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田園綜合體等新興業態加快發展。
今年初,密云區推進“民宿一件事”改革,建設民宿業準入準營的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務場景。不僅如此,在門頭溝區,區政府還與北京建筑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建的“北京建筑大學-門頭溝區鄉村振興實驗室”揭牌亮相,這也標志著北京市首家高校研究型鄉村振興機構正式成立。
不僅積極布局鄉村游,結合生態涵養區,不少區也利用自身資源在發展休閑旅游。據介紹,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首個全面實現商業化運營的賽區,延慶賽區也將“變身”成為冬奧遺產旅游勝地。今年“五一”,延慶奧林匹克園區正式向公眾開放。北京國家高山滑雪公司總經理吳世革告訴記者:“‘五一’期間,延慶奧林匹克園區接待游客超過7500人次,冬奧村酒店入住突破300間夜,特許商品店、奧運郵局、冬奧書畫展、山頂餐廳嚴格按照防疫政策對外開放,園區總營業額超過200萬元。”
“下一步,我們還會對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升級,例如修復山腳到山頂的棧道等,園區內的酒店也將改造成為度假型酒店,突出度假的特色,滿足家庭游、暑期游。”吳世革還談道,“包括園區內的新聞中心,我們將把它改造成為集會議、娛樂、餐飲于一體的公共場所,并計劃在今年底前完成。”
針對后續的園區規劃,吳世革表示,園區將進一步充分利用好場館資源,在符合防疫規定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戶外運動、山地賽事、品牌音樂節、親子研學活動等休閑娛樂項目,多措并舉吸引游客來到延慶奧林匹克園區。
各區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隨著生態涵養區產業的不斷轉型升級、多業態的快速發展,北京市的“大花園”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